国务院原副总理回良玉:大智中庸之乐!告诉你(6)
分类:为人处事 热度:

世人皆知晚清重臣曾国藩“忍”功了得、善识时务,其实他并非天资聪颖,但很有自知之明。纵观曾国藩一生,有起有落、有荣有辱,百折不挫、与时俱进,求阙惜福、功成身退,展现出把握时局、自我调整的大智慧,留下了体悟人生的绚烂与精彩。

我结识的江苏省华西村的老书记吴仁宝可称为与时俱进、顺势而为的典范。回望吴仁宝同志的一生,艰苦奋斗、不畏艰难、开拓创新的精神是极为鲜明的,拓荒坡为平畴,买磨盘建磨坊,建小厂盖大厂,合小村建大村,这些事现在看来似很平常,但在当年却需要不一般的胆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跟着时代潮流走,顺着发展大势办,摸着党的政策脉搏为群众服务,确实是见识过人、眼界不凡。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时代要发展,国家要富强,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三农”工作中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顺势而为推进政策创新,坚持不懈推进制度创新,扎实有力推进工作创新。全面取消“农业税”,结束了2600多年农民安地亩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实行“农业四补贴”,开创了政府直接补贴农民的先河;彻底放开粮食购销,迈出了农业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出台粮食最低收购价、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等措施,构建了农业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大农村科技推广和普及力度,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稳步向前;大力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继续坚持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权,放开土地经营权,促进了农村综合性改革不断深化……

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制度的确立,归根结底是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符合了农民的期盼,满足了农民的愿望。可以预见,顺应世界大势,坚持走自己的路,当代中国改革创新的潮流将滚滚向前、生生不息。

国务院原副总理回良玉:大智中庸之乐!告诉你

国务院原副总理回良玉:大智中庸之乐!告诉你

和而不同 合作共赢

“和”是当下“最熟悉的陌生字”之一,它看起来浅显通俗、易学易懂,实际上蕴含着深邃思想和丰富内涵。中和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观点,以和为贵是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雅正和平是备受推崇的艺术境界。

中庸之道也极力讲“和”,倡导“和而不同”,要求在坚守原则底线与基本价值判断的前提下,承认现实矛盾和具体分歧,尊重不同诉求和意见建议,不求同一、不求齐一,在相互协调与沟通过程中使多方利益与追求趋于一致并实现共赢。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堪称典范。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世间万物各有其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多姿多彩,和谐则共生,并不断丰富与发展。如果万物万事都同一了,相同的事物无论如何叠加,也很难产生新的事物,其发展进步也就停止了。

儒家用“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两种处世态度来认定君子与小人,认为“君子尚义,故有不同。小人尚利,安得而和?”

南怀瑾先生说:“和而不同,就是自己要有中心的思想,能够调和左右矛盾的意见,而自己的中心思想还是独立而不移。”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以“和而不同”治校,对各种学术流派兼容并包、各扬所长,形成北大“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和而不同是做人原则,也是处事之道。小到邻里相处、感情维系,大到治国理政、兴国安邦,都离不开和而不同。

中国人讲究和合理念,有矛盾要和缓,和缓不行要和谈,搁置不同而求和谐统一。中庸之道推崇“仁” “恕” “礼”等思想,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等,本质上也是为了达到“和”的境界。在社会治理方面,唯有和而不同才能“达天下之情” “事功无不立”,从而使国家长治久安。

求同存异是和而不同思想的发展。“求同”是为了筑牢“和”的基础,“存异”是允许“不同”。

上一篇:为人处世既要“圆滑”也要有“气节” 下一篇:诚信+感恩+人品=做人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