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原副总理回良玉:大智中庸之乐!告诉你(10)
分类:为人处事 热度:

对于“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朱熹注释说:“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 中庸思想认为,喜怒哀乐是人的自然属性,每个人也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但是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限制,过度的喜不叫喜,过度的乐也不叫乐。

古代先贤对“情”的认知纷纷纭纭、莫衷一是,虽然所说不一,但趋向略同,指的都是人由心所生发的诸种反应。这种反应来自人的思维和感受,来自人的认识和判断,来自人的素养和修炼,并通过言谈话语、肢体动作、文字声像、行为方式等表达出来。 中医所说“七情伤身”:喜伤心、怒伤肝、忧悲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惊伤心胆,说的就是情的影响力。

情,让人猜不透、想不清、看不明,有时剪不断、理还乱。然而不论如何想方设法回答情为何物,它最终体现的应是道德、精神、品格,着力追求的应是真实、善良、美好,渴望得到的应是幸福、信任、仁义。

国务院原副总理回良玉:大智中庸之乐!告诉你

中华民族历来讲情重情,中庸之道亦是近情论情。“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一种自然情感,“发乎情,止乎礼”是一种伦理情感,“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是一种孝悌情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一种交友情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种仁爱情感,“忠告而善道之”是一种和善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无言的影响、无声的教诲、无形的力量。

《中庸》认为“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天下通行的五种关系要达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要求,包含着处理人际关系的伦常原则和真挚情感。

亲情、爱情、友情从来不是单向而是双向的、互动的,既要有情有义,又要亲疏有度。

人生在世,皆有情有欲,积极合理正当的情和欲是进取之基、事业之梯、动力之源、生活之味,也是家庭之幸、自身之福;而非分的情与欲,是事业之敌、健康之害、人生之祸、生活之灾,也是家庭之弊、自身之痛。

因此情还必须与理和礼相伴相生,三者彼此区别又互为依存。

在现实世界中, 理是躯干,情是血肉;理需要情的润泽,情需要理的支撑;有理无情则冰冷干涩,有情无理则疯狂泛滥,惟情理相融则人生完美。在社会生活中,礼是情的规则、边界和指引,是情的节制、约束和示范。没有情的礼是镣铐和锁链,束缚心灵,摧残人性;没有礼的情是野火和洪水,毁灭自己,贻害他人;有情有礼才是和谐的人生、智慧的人生。

国务院原副总理回良玉:大智中庸之乐!告诉你

国务院原副总理回良玉:大智中庸之乐!告诉你

超然心境 难得糊涂

有人说,孔子发现了糊涂,取名中庸;老子发现了糊涂,取名无为;庄子发现了糊涂,取名逍遥;墨子发现了糊涂,取名非攻。由此可见, “糊涂”是一种人生哲学,是阅尽人生百态后的超越与悠然,是历经世事沧桑后的成熟与从容。中庸之道倡导克己复礼、适度隐忍、和光同尘、不露锋芒,其中就蕴含着难得糊涂的处世哲学。

人生在世,难得糊涂。古代一位道士为求得养生秘诀,访问一位百岁老人:“汝何以长寿?”老者答曰:“吾信三不知,不知事,不知生死,不知有身。”话中玄妙令道士叹服。

所谓糊涂,不是头脑混沌、是非不分、无所事事,而是表面糊涂、内心清明、当为必为,是一种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

事实上,外表似愚钝、心头实洞明,是守拙更是睿智;不逞口舌利、不议人是非,是讷言更是豁然;委屈而求全、知进又知退,是隐忍更是策略;能以德报怨、能外恕于人,是吃亏更是坦荡;能矜而不争、能群而不党,是淡泊更是超脱。

难得糊涂是一种经历,只有饱经风霜的人才能深得真谛;难得糊涂是一种修养,只有淡泊名利的人才能看破纷扰;难得糊涂是一种胸怀,只有超凡脱俗的人才能举重若轻;难得糊涂是一种气度,只有器宇轩昂的人才能秉持拥有。

国务院原副总理回良玉:大智中庸之乐!告诉你

上一篇:为人处世既要“圆滑”也要有“气节” 下一篇:诚信+感恩+人品=做人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