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原副总理回良玉:大智中庸之乐!告诉你(3)
分类:为人处事 热度:

当我们回望历史,中华文明一路踉跄走来,每到艰难险阻关口,却总有中庸之道的明启与搀扶;每遇复杂多变时事,总有中庸之道的舒缓与化解。

诚然,中庸之道不是包罗万象、无所不能,亦非臻于化境、没有瑕疵,在事物发展运行上也会力有不逮、力不从心,但这并不妨碍对中庸之道的延续继承与发扬光大。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中庸思想也与时迁移、应物变化。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庸之道,开展理性思辨,促成文化自省,使这一经典思想理论不断发展完善、推陈出新,始终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品悟中庸之道,相信很多人和我的感觉一样,既为之欣喜,又为之纠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作为一种道德,其境界是至高至深的,有时难免让人感到缥缈玄奥、晦涩难懂。

朱自清先生指出:以往曾作为启蒙教材的《四书》,到了今天却成为很难读懂的“天书”,“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

现在看来,集中体现中庸思想的传统文化典籍篇幅不长,但正所谓“形器易写,壮辞可得喻其真”,“神道难摹,精言不能追其极”。人们往往能抓住中庸的形态,却很难触及中庸的灵魂。所以“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中庸之难,在于难以长久秉持和坚守。

唐代大儒孔颖达提出:“叹中庸之美,人寡能久行。”择中庸而不能守,是许多人尤其“聪明人”的通病。“聪明人”往往能够很好地领悟中庸之道,起初也可能将其作为人生的精神支柱来信奉。而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当遇到现实困难或面临利益抉择时,所谓的“聪明人”总想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回报,大多会选择利己而非利他,从而忘掉了自己的本心,失掉了对中庸之道的坚守。

孔子盛赞其弟子颜回执着坚守中庸之道,“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清心寡欲、安贫乐道,不事张扬、厚积薄发,是深谙中庸智慧的贤者、坚守中庸大道的典范。

践行中庸之道,贵在持之以恒。道不远人,至高无上的中庸之境虽然很难达到,但并不妨碍世人对中庸境界的执着追求。若永远保持一颗百折不回、执着坚守之心,让一言一行散发出智慧的灵光,让一举一动透露出修养的气度,就能真正做到将中庸之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常言道:“行百里者半九十。”践行中庸之道,要像王国维所提出的“治学三境界”,有“望尽天涯路”的志向,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毅力,有“众里寻她千百度”的执着,然后才能接近“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美丽意境。

国务院原副总理回良玉:大智中庸之乐!告诉你

国务院原副总理回良玉:大智中庸之乐!告诉你

过犹不及 把握尺度

我国古代有一种独特的器皿——欹器,其未注入水时略向前倾,加入少量水后则逐渐竖立,一旦灌满水就会倾覆倒尽,如此循环往复,可作记时之用。一日孔子赴鲁桓公之庙,见欹器,观后曰:“虚则器,中则正,满则覆。”过犹不及的道理尽在其中。

中庸思想的本质,就是对一切事物不偏不倚地对待,在“过”与“不及”中寻找平衡点,力求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这是最难也是最佳的把握,是最值得追求的境界,深刻体现在为人、处事、交友和施政上。

人生有尺,做人有度。万事讲分寸,凡事皆有度,把握好分寸,掌握好度,就是得体、正好,也叫适度、恰当。在民间,百姓中也有一个很形象、很恰当的说法,就是“茶七饭八酒十分”。其实,这里也是在说度。在工作和生活之中,把握好尺寸、掌握好尺度,就是水平、本事和才华。

上一篇:为人处世既要“圆滑”也要有“气节” 下一篇:诚信+感恩+人品=做人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