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原副总理回良玉:大智中庸之乐!告诉你
分类:为人处事 热度:

正像许多不同阶层的人士所共同认知的那样,中庸就是这样的一种博大智慧和思维方式,是影响价值取向的思想立场,是衡量世人品行的精神标尺,是支撑文化传承的人文纽带。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庸早已镌刻在世人道德人格的灵魂深处,成为人生处世理事的至高追求;伴随历史车轮铿锵前行,中庸也已渗透到人文领域的方方面面,影响到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

按照中庸的准则来处事,往往是一个人成熟的重要标志,是一个人人格的重要象征,是一个人智慧的重要体现,往往带给我们发乎内心的本真快乐。

国务院原副总理回良玉:大智中庸之乐!告诉你

国务院原副总理回良玉:大智中庸之乐!告诉你

中庸之源 天下大本

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后,细细研读《中庸》,颇多感触。为此,我总想梳理对中庸之道的些许感悟,在梳理中深化修养,在修养中升华认知。梳理工作一般总是从探源开始。

中庸思想起源颇早。据《尚书·虞书》记载,尧舜禹三帝人格正直、中正平和,安民惠民、柔近怀远,是遵循“中庸之道”的智者。

西周初年,周武王诚邀殷商遗臣箕子辅助国事,箕子向其提出的九章大法中即有中道思想:“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春秋时期,大思想家孔子继承发展了“中” “和”思想,首提“中庸”概念:“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中“中庸”仅现一次,但中庸之道却贯穿于字里行间。子思在《中庸》中记录孔子所言:“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孔子对中庸思想推崇备至,将中庸之道视作长治之道、君子之道、宇宙之道,称其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实乃中庸思想集大成者。

到了宋代,随着程朱理学的出现,中庸思想发展迎来了又一个“高峰期”。北宋大理学家程颐注解中庸为:“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也说:“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程朱理学基于维护封建王权和伦理纲常所阐释的中庸理论,对中庸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为后世争论埋下了伏笔。

《中庸》首章之语“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阐明了中庸之道产生的理论基础——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源于农耕文化,尊重和顺应四季更迭、阴阳轮回的天时变化,追求和倡导相互依存、中和共生的天人关系。由此发展而来的中庸思想,提倡合乎自然与人性的情理与道德,推崇以至诚至善达到天人合一,“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生长与四时变化规律的领悟和顺应,“可以与天地参”,这就是圣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国务院原副总理回良玉:大智中庸之乐!告诉你

我在安徽工作期间,深为徽文化之精粹而倾倒。我认为,徽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可凝练为“和合”二字,其本质上与“中和”思想一脉相承,也是体现了天、地、人之大道。对于这一点,不少学者和同事都很认可。

中庸理论广博而精深,究其内涵是执两用中、和而不同及权变时中。

执两用中”是由“执中”发展而来,“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古代先贤认为想问题、做事情要把握住“过”与“不及”两种倾向,掌握分寸而不走向极端。

“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圣人看来,“君子”协调各种矛盾因素使之达到和谐统一状态,“小人”把各种矛盾简单并列却未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

“权变时中”意即解决矛盾、处理问题既把握“中”的程度,又顺应“时”,顺势而为,知权达变,合时变通,正如圣人所言“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中庸》所提倡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为把握中庸思想内涵指明了内在尺度与外在要求、内在修为与外在践行相统一的道路。中庸思想的内涵就如同禅宗所欣赏的“花未开时月未圆”的境界,是追求一种适度的唯美、绝佳的意境。

上一篇:为人处世既要“圆滑”也要有“气节” 下一篇:诚信+感恩+人品=做人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