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41)
分类:人生感悟 热度:

4.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充分利用全球华侨华人优势,加强与港澳台地区及东盟国家的合作,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与海洋产业,打造更加开放的全球侨资侨智集聚发展平台。

5.中新(广州)知识城。推动中新两国在知识经济、研发创新、科技服务、教育培训、社会管理等高端领域的深度合作,打造珠三角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

6.中德(揭阳)金属生态城。以中德金属集团为主体,依托中德(揭阳)中小企业合作区,打造德国先进技术推广中心和德国先进装备国产化中心,配套建立多元化的中德金属生态城综合服务体系。

7.中德(佛山)工业服务区。深化与以德国为主的欧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重点发展研发设计服务、商务服务,培育发展金融服务,加强制造技术优化平台、公共技术平台等工业服务支撑体系建设。

8.中以(东莞)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结合以色列的产业优势与东莞的产业基础,开展水处理技术、高端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合作,促进东莞及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

9.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依托以色列理工学院科研成果及技术资源优势,引进先进技术,培养创新人才,加快推进广东与以色列创业创新资源的耦合对接。

10.广东(湛江)奋勇东盟产业园。建设成为广东与东盟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着力发展新海洋、新能源、新医药、新电子、新材料等"五新"产业,全力打造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业合作的先行建设区。

第十章 促进深度融合发展 形成粤港澳台合作新局面

在"一国两制"方针下,紧密粤港澳合作关系,形成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合作局面。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深入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共建优质生活圈,携手港澳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逐步实现粤港澳区域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形成最具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的世界级经济区域。加强粤台合作交流,拓展粤台合作领域。

第一节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以建设大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为重点,促进粤港澳跨境基础设施全面对接,加强创业创新合作,营造宜居宜业环境,发展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粤港澳大湾区经济。

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创新粤港澳合作机制,加快建设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粤港澳合作平台。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市功能,以广州、深圳为主要辐射核心,珠三角各市中心城区为支撑,各主要功能节点城市为依托,携手港澳共建世界级城市群。积极发挥广州省会城市的优势,提高辐射带动力;推动深圳与香港共建全球性金融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创意中心;支持珠海与澳门合作共建世界级旅游休闲中心。在金融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构建等方面先行先试,促进区域内人才、物流、资金自由流动,提升大珠三角的开放度和国际化水平。依托港珠澳大桥,提升珠江西岸与港澳地区合作层次和水平。重点支持江门大广海湾片区、中山翠亨新区加强与港澳合作。推动环珠江口宜居湾区建设,共同开展绿网、蓝网等建设。深化粤港澳区域旅游合作,打造粤港澳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推进粤港澳跨境基础设施对接。共同推进跨境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构建大珠三角发达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进粤港澳陆路交通通道建设,辐射带动珠江西岸地区加快发展。整合珠三角港口资源,加强与港澳在航运、物流组织服务上的对接。加强珠三角民航机场与香港、澳门机场的合作,构筑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民用机场体系。加强粤港澳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公共支持平台资源合作与共享,加快建成全球信息网络的核心节点。推进港珠澳大桥配套口岸、广深港铁路客运专线配套口岸等综合配套设施建设。

加强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深入推进粤港科技创新走廊、深港创新圈建设,制定粤港澳科技融合发展计划,鼓励引进港澳创新人才和创新资源,推动企业创新券或经费跨三地使用。促进港澳科研资源与广东高新园区、平台基地和专业镇对接合作,建设粤港澳创业创新合作示范园区,联合承接国际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转移。加强在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海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合作,深化产业链分工合作。推进电子商务、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及信息服务业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将粤港澳地区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基地。

第二节 深入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

上一篇:金道贵金属恭贺香港金银业贸易场成立100�年 下一篇:经开区较大物业哪家强「绵阳龙宇启天物业管理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