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语境内的性别化谚语:文化遗产还是传统包(6)
分类:名人名言 热度:

在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的性别认同分析有助于提高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人们要么仍然认为这是“自然的”,要么相反,认为这已经远远落后了。在某种程度上,这些遗产确实正在消失,而且部分已经消失,但仍有相当多的包袱,我们一部分人仍然带着这些包袱。这些包袱出于自我论证、社会压力或为了维护个人或集体利益。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实际上是被各种各样的“传统”性别合唱团洗脑了,它们有时看起来像外星人一样陌生,有时却也令人出奇地熟悉。

有关问题的辩论和政策,如面纱、隔离教育、工作和支付政策或公共汽车车厢,都会强调差异,这与她们妻子和母亲角色有关。在城市环境中,“传统”和“现代”女性在不同角色中的体现尤为明显。来自不同背景的女性,其中越来越多的农村移民,每天都会在城市见面。然而,女性并不是男性同胞的沉默受害者。从她们各自的背景来看,她们从战略上拥有利用道德话语的模糊性和性别定义的偶然性所允许的空间。

问题是在世界不同的地方,如何处理与女人有关的许多讨厌的谚语?重新审视和引用有关女性的谚语,无疑具有提高认识的作用,正如南非女性团体在处理有关女性的谚语时所表现出来的那样,正如她们阅读我早期收集整理的《“万恶之源”:关于妇女的非洲谚语和格言》一书后,在给出版商的热情洋溢的信中所证实的那样。

女性们报告说,在会议上,她们讨论了有关女性生活阶段、基本生活、权力等的谚语。她们发现这句谚语很有趣,既反映了她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反映了她们对“做女人”应该意味着什么的内在想法。经过激烈的讨论,她们开始把谚语中的信息颠倒过来,在每一句话中用“女人”替换“男人”,反之亦然。这项有趣的活动激起了人们的笑声,但同时也让人们大开眼界,以一种直截了当的男性统治方式来看待自己的处境。她们的实际策略不是回避或抵制口头传统的遗产,而是进行对抗,重新调整这些遗产。她们不仅成功地揭示了隐含的意义,而且还颠覆了隐含意义。因此,对她们来说,这是一种回顾“传统”的方式,也是一种期待改变当今世界性别关系的方式。用谚语来反映性别的文化遗产,这是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相关方式。

我们在走向世界公民的道路上到底取得了多大进展?如上所述,通过谚语研究跨文化信息,可以使我们了解世界上的共同遗产,并对未来的性别取向进行启迪性讨论。从根本上讲,我们来自共同的性别传统,它们在我们的当代世界留下了清晰的印记。

我们应该去哪里?不应该去哪里?要确定这些,我们首先要意识到,作为今天的男人和女人,我们来自哪里。对于那些期待未来拥有远见卓识的指导方针的人来说,有一句美妙的藏语谚语提醒得好:“一百多个男性和一百多个女性才能造就一个完美的人。”


米尼克·斯希珀(Mineke Schipper),荷兰莱顿大学跨文化研究院教授、作家,现居荷兰。主要著作有《非洲及其归属问题》《千万别娶大脚女人》。夏露,学者、翻译、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南亚系副教授,现居北京。翻译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哀歌》等。本文原刊于《天涯》2019年第4期,澎湃新闻经授权转载。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上一篇:一起跟外教学英语谚语,“冰冷的黄瓜”是什么好吃的? 下一篇: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技巧:名人名言的运用原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