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三峡》观后感 一场令人泪奔的家国情怀与(2)
分类:人生感悟 热度:

《归来三峡》中采用了3首诗圣杜甫的诗词,占了近30%的比重,分别是《春夜喜雨》、《绝句》和《登高》。《春夜喜雨》和《绝句》是杜甫在成都时的作品,杜甫一生颠沛流离,在成都草堂那几年,是他一生中日子过得最滋润的几年,所以有《春夜喜雨》、《绝句》背后透出的安享舒适生活,也为安史之乱后的国运复苏感到欣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触目所及,无处不美景。

但《登高》,就是极度的悲曲了。

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杜甫当时流落至夔州,也就是目前的重庆市奉节县,“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叶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登高抒怀,把一生的辛酸、国难家愁,化作孤独的景,悲凉的情。

《归来三峡》的演出画面,在《绝句》场景中,主角配以2位佝偻而行的老者,对酒、吟诗,音、话、曲相映,即使在《绝句》这一原本安逸恬静的原诗意境中,也透出了悲凉,弥漫着顽强,令人感触良多。

《归来三峡》观后感 一场令人泪奔的家国情怀与

杜甫《绝句》

人生际遇与家国情怀,才是《归来三峡》最大卖点

类似的家国情怀,在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幽州台是古代明君贤臣的遇合之地,陈子昂期望遇到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获得一展抱负的机会,却空有报国的热情与满腹的才学,生不逢时,孤独不遇。全篇寥寥数笔,“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就把这一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归来三峡》在演绎这首古诗词时,运用了全场演出最为绚丽,令人称奇的激光投影,凌空出现的幽州台2层主楼之下,几十座亭台楼阁,化作了山体,映出幽州台主楼,光影变换之间,舞台下方小阁内独奏古琴的男子,将几千年来的各种怀才不遇,都变成了画面,化作了情绪,一股脑散开。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看上去像一首青春之歌,“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看似写得轻松,实际上却是他遭遇人生重大挫折后的作品:唐萧宗元二年春天,李白因辅佐永王李璘,对抗当时自立为王的李亨,被流放夜郎(位于重庆西南侧的贵州桐梓县夜郎镇),当时国家发生严重旱灾,朝廷决定对流放者免刑——李白行至夔州(现奉节县)白帝城时,收到大赦令,惊喜万分,随即放舟东下江陵,作下此诗。

令人遗憾的是,包括笔者在内,如果不是看《归来三峡》,根本不知道原来《早发白帝城》的轻快和舒爽,其实只是李白收到大赦令后的狂喜写照。这几十年书,白读了。

李白作此诗时,年届58岁,他并不知道,作此诗后3年,他就走向了人生终点。李白就是李白,身陷囹圄,年已迟暮,依旧雄心不改。

《归来三峡》观后感 一场令人泪奔的家国情怀与

苏轼《念奴娇》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归来三峡》中,最为澎湃热烈的节目,几十面大鼓之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片大开大合之势,抑扬顿挫,跌宕起伏,这种古代的士高或古式蹦迪式的节奏感,与三峡、长江,以及几千年中华文化相映衬,令人看得震撼,听得酣畅淋漓。

《归来三峡》用的苏轼的另一篇诗词,是《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醉后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并超越一己的喜乐哀愁,将笔墨落到对世人最朴实美好的祝愿上。人文情怀极重。

如果《归来三峡》的节目就此收尾,也能拿到100分,因为张艺谋团队打造的世界级的视觉及音画效果,加上康震对这10首古诗词的深刻解读,令中华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大放异彩。

这档节目的最后一个价值点,也是泪点、引爆点,在“片尾曲”上,大致是一首《归去来兮》的男生独唱,该曲和表演把此前观看10首古诗词演出中的各种情绪和积累,一下子就集中点燃了,让人感慨万千,各种情绪喷薄而出,几欲泪奔。

而这,只是《归来三峡》的谢幕曲。这场谢幕,其实并未谢幕。难怪此前有外地作协的人来看了,大呼过瘾,想在长江边就地住下,再品味、回味一下《归来三峡》所营造的意境及中国几千年诗歌文化在此汇聚的感悟。

上一篇:38岁父亲写给儿子的38个人生感悟 下一篇:感受院士的“灿烂人生”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