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营造一个尊重科学家、尊重科学研究、尊重实业家、尊重产业研究的社会氛围。(1)政府要制定合理的政策和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引导需求侧主体可持续发展,建立起长期有效需求侧主体内外约束机制,防止生产经营者的短期生产行为;努力加强科研管理人员、专利服务人员、机关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加强对创新能力的考核,为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创新管理、转变职能、完善服务,激励需求侧主体的有效需求。(2)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分类量化考核指标,建立从事科研成果转化工作的独立评价体系,把项目绩效、成果转化率、转移转化及推广应用收益列入考核的重要指标,使从事成果转化人员也有与科研人员并行的职称上升通道,保障供给侧主体的权益,充分调动其积极性。(3)进一步明确“产、学、研、政”各方在成果转化中的权利、义务和利益关系,合理分工,提高效率;鼓励供给侧主体设立成果转化媒介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逐步推行专家奖金与技术转化成果推广的收入挂钩制度;在科研成果转化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优先晋升相应的技术职称。
参考文献:[1]宋慧,吕华侨. 基于协同创新视角的技术转移机制建设[J]. 科技管理研究,2013(14):20-23.
[2]习近平剖析:科技成果转化不力,症结在哪儿?[EB/OL]. [2016-02-20]. http://news.youth.cn/sz/201605/t20160517_8006043.htm.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EB/OL]. [2016-02-20]. http://www.gov.cn/zhengce/2016-01/27/content_5036698.htm.
[4]国务院力推科技成果转化 打通科技经济“任督二脉”[EB/OL]. [2016-02-20]. http://jiangsu.china.com.cn/html/2016/kuaixun_0218/4146541.html.
[5]张丽. 有效发展市(县)区域科技产业经济的机制探讨与对策研究[J].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4(5):41-44.
[6]佟屏亚. 中国种业正步入历史拐点[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6-67.
[7]李栋亮,陈宇山. 广东新型科研创新机构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 科技管理研究,2013(3):99-101,106.
[8]高万龙.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J]. 中国科技论坛,2007(8):104-108.
[9]赵岩.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助推农业现代化[J]. 吉林农业,2011(2):48.[ZK)]
[10]王尔德. 国务院五大举措促科技成果转化,科研骨干可获50%成果转化奖励[EB/OL]. [2016-02-20]. http://www.gov.cn/zhengce/2016-02/18/content_5042923.htm.
[11]魏欣亞,张武军. 北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模式的探索[J]. 科技管理研究,2008(12):23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