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打球中悟出的人生道理(4)
分类:人生哲理 热度:

到后来,“余专家”兼职成老王和冯忽悠的运动管家,他们每次打完球后,球拍、球包就放在“余专家”的办公室里,由他负责打理、保养,等到下次再来打球的时候,提前给他打电话,他便将球拍重新粘贴、灌胶,送到乒乓球室来。然后,“余专家”就翘起腿坐在球台旁的吧台椅上赏看他们使用着自己精心打理的球拍,像是有一种情不自禁的喜悦。

老王也赞叹说,“余专家”膨胀过的这个球拍,简直就像是擦了印度神油,威力无比!

而“余专家”对自己保养的球拍打出的每个好球都赞不绝口,无论谁拿上他处理过的球拍,只要打出了好球都会得到他的夸赞。

“你看王主席的这缩臀挤推,无出其右!”

“冯忽悠的高调弧圈,吃球精准!”

“彭大师的拧拉颇具樊振东特色!”

“黄教练的生胶反手打地是嘎嘣脆!”

“保工的发球抢搓,侧身爆扣,快慢结合,很有节奏感!”

……

人这一生啊,就是些球事

“余专家”渐渐成了我们快乐乒乓协会不可缺少的人物,有他在场的比赛,我们少了互相的掐架贬低,关注的似乎也不全是比分的高低,伴随着“余专家”的点评,我们开始用一种欣赏的眼光看每个人和每个球。

学校其他老师也常到乒乓球室来了,因为他们知道,没有装备也没有关系,到“余专家”办公室,什么类型的球拍都有。“余专家”也像当初陪我一样,陪那些刚开始学打球的老师打。自称“老女人”的爱笑的俊玲也来了,她远在油田的老公为了鼓励她保持这种能调节颈椎病的爱好,特意送她一只上好的球拍,还为她买了小短裙。“余专家”常在高手们都走了之后,陪俊玲打球,所以俊玲也被老王戏称为“余专家”的“关门弟子”。

周围想提高球技的乒乓爱好者,也都乐意到职工之家来了,他们在“余专家”这里试用各种拍子,频繁尝试各种性能的胶皮,探索关于乒乓球的种种技术。可来的人难免在背地里也嘀咕,“这人不是有病吗……”

等到乒乓球室没人的时候,“余专家”常常会直着腰拖地,整理摆放好凳子,换好纯净水,拉开窗帘,打开窗户通风。然而这一切,我也是在迷上了练乒乓球后无意中发现的。他说,闲着也是闲着,全当锻炼。

而“余专家”的办公室里,除了乒乓球装备多,茶叶也多,铁观音、龙井、普洱样样都有,罐装的枸杞和大袋的冰糖就摆在桌子上。他还有一套玻璃茶具,一个电热水壶。我们打球的时候,也都不需要带水了,拿个杯子去就行,因为他一定会问,“大家喝什么茶呢?绿的还是红的?龙井、普洱、还是铁观音?”

然后他就会端着他的茶盘、茶壶和电热水壶到乒乓球室来。烧水、泡茶,一个一个给大家的杯子满上。他的柜子里,还常常放着些饼干、豆腐干和水果,有时候也一并拿来,大家都十分享受。

边打球,边喝茶,边听老王讲段子,成了我们乒乓生活的一大特色。

5

我喜欢上了打乒乓球,确实就是因为“余专家”——他专门帮我选了一款得心应手的好球拍,王浩签名款的九层加碳板,底板硬,贴着“国狂反胶”。这是他家在观察了我的打球风格后,从他众多的球拍和胶皮中为我特别设计组合的。

我试打觉得手感很好,但由于新拍价格超出了预期,一直犹豫不决。余专家看出了我的心思,说:“干脆你就用吧。”我不好意思,决意要买,他就毅然把这把拍子五折转给了我。我知道这实际与新拍没有多大差别。

我的球技也是在“余专家”的欣赏鼓励下快速提升的。他建议我改掉发球抢搓的落后打法,专项练习正手拉弧圈,反手“马琳推”;他建议我发球要多点变化,各种旋转要丰富点;他说我打球有激情,有爆发力,过程精彩,常能打出血性来。

渐渐地,我突然意识到,我真正喜欢上的好像不是乒乓球!

让人身心俱疲的高三备考,终于在各色专家的研讨解读和领导的担心、焦虑中结束了,成绩还是好得有些出人意料。高三教师休息,我有了充足的时间,能在下午四五点的上班期间跟上老王、冯忽悠等人到乒乓球室打球了,但这个时间“余专家”常常是不在的。而我的心思好像也集中不到打球上了。

老王说:“你这不是有病吗,离了‘余专家’的印度神油,你就没球精气神了。”

我不知道我在期待什么?我怎么会欣赏这么一个有病的人呢?

上一篇:学子创建“百态人生化学图”文字讲述人生哲理 下一篇:游戏也有深度 《三界西游》中的人生哲理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