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的若水人生
分类:人生哲理 热度:

  “李小龙”是人类星河中永远不会黯淡的名字,他的传奇会在深邃的岁月中被反复吟唱,带来持续的启迪与感悟。

  今年是李小龙诞辰80周年,6月7日,李小龙纪录片《像水一样》(Be Water),作为ESPN(时代华纳旗下有线体育频道)的纪录片系列“30 for 30”之一播出。影片播出后口碑不俗,烂番茄新鲜度为89%,iMDb给出的评分是7.8分。

  同样在6月,《李小龙信札》由后浪出版公司和天津人民出版社推出。这本信札集记载了从赴美国求学到在香港逝世之间的15年时光,李小龙写给家人、师长、朋友、弟子、同行和影迷的138封信札。从这些信札中,我们得以领略一代传奇巨星背后那平凡而细腻的普通人的生活,以及他充满个性的奋斗历程,让我们更加接近李小龙的精神世界。

  描绘真实的李小龙而不是虚构的版本

  李小龙不到33年的短暂生命是一个人努力追求自我解放和自我实现的绝佳典范,功夫、表演和生命就是他的探索工具,他是一代功夫巨星和文化偶像,成功将功夫片在世界影坛发扬光大。他创建了截拳道,启发了综合格斗等运动,不仅将武术提升至哲思之境,更致力于在生活中实现自我,启发他人。

  纪录片《像水一样》由包阮执导,聚焦李小龙的人生,讲述他在香港的童年时光,打入好莱坞的经历,以及一系列电影作品,直到1973年的意外去世。同时展现出了李小龙在钻研截拳道过程中形成的哲学基础,以及他个人混合武术的流派风格。李小龙拍摄了《猛龙过江》《精武门》《死亡游戏》《青蜂侠》等作品,纪录片《像水一样》曝光了李小龙的试镜视频、生活视频、葬礼等,让观众全面了解他的生活、工作。

  相比于其他关于李小龙的纪录片,《像水一样》对于李小龙所经历的种族歧视着墨很多。片中有马丁·路德·金、拳王阿里的反种族歧视演说,有华工血泪史、排华法案等史料,令人深感李小龙当年在好莱坞闯荡之艰难。

  日前美国黑人乔治·弗洛伊德之死,引发了全美骚乱,又一次令世人关注种族歧视的话题。ESPN选择在美国当地时间6月7日发布《像水一样》这部纪录片,显然具有深意。

  《像水一样》播出前,李小龙女儿李香凝接受外媒采访。问及如果李小龙活着,他会怎么看待乔治·弗洛伊德之死,李香凝回答说,父亲会替他们抱不平。“如《像水一样》中所讲述的,李小龙的一生也遭遇过许多歧视、偏见,所以相当厌恶种族歧视等欺负人的行为。我的父亲对种族主义、偏见、‘我们VS他们’的心态、排外和霸凌这些东西深恶痛绝。他喜欢真诚、勤奋工作的人,尊重人们之间的差异和成为独特的个体。他相信统一性,人和人之间的平等,个人的责任,自我检查,帮助邻居,地球上所有的人都属于一个家庭。”

  《像水一样》的导演包阮作为越南裔,深知亚裔演员在好莱坞的艰辛,也因此,他对于李小龙所取得的成就充满尊敬。对于执导这部纪录片,包阮表示,为了发掘我们心仪的英雄人物,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我们必须要知道他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必须深挖他们的人性特点。他说:“这是一部纪录片,这是一种更人性化的对李小龙的整体看法。我认为这是我们作为艺术家需要进行的,更广泛的对话的一部分,关于我们决定如何描绘——尤其是真实人物,以及我们的责任是什么。有时我们必须思考,我们表达需肩负的责任,尤其是银幕上有色人种的角色。我们必须描绘清楚,一个更真实的李小龙的故事是什么样,而不是一个虚构的版本。”

  每一封信都是李小龙“生命中的一块里程碑”

  还原一个真实世界里的李小龙,是《像水一样》和《李小龙信札》所共同追求的。

  李小龙出生于旧金山,后随家人回到香港,因为父亲李海泉是粤剧名角,所以李小龙几乎是在后台长大的,3个月时就被父亲李海泉抱着,出演了第一部电影《金门女》。回香港后,李小龙并不是个省心的孩子,他爱玩闹爱打架,以至于有人去跟他父亲告状说,再不管教李小龙,他就有可能加入黑社会,以后被警察抓走。烦恼之下,家人才决定将李小龙送到美国老友那里。1959年,李小龙怀揣100美元回到旧金山,上学之余,靠教恰恰舞、在餐馆打工挣家用。

  在1960年5月16 日写给师弟张学健的信中,李小龙描述了自己在美国的生活:“自从木人桩运到和装妥后,练习起来亦方便得多。先时我正在爱迪生技术学校就读,并会在今夏毕业。虽计划于明年(1961 年)进入大学,但目前尚未决定修读何科,待肯定后再写信告诉你吧。赴美之后,我发觉到那些诸如恰恰舞等玩意,皆属毫无意义的消闲玩乐;相对起来,还是读书实际得多,因为个人的将来完全取决于学识。自从踏足此间,我再没有向父亲要求过任何接济,而为了生计,课余唯有在餐馆里兼职。坦白说,日子确是很艰苦。”

上一篇:友情到最后,拼的都是人品 下一篇:一个人正在变穷的3个迹象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