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杨绛 感悟先生在心灵最纯净的地方(2)
分类:人生感悟 热度:

  丙申岁(2016),四月十九,公历5月25日,杨师死,寿百又五岁。天下知与不知,皆哀之。或笑曰:尔等不读杨绛书,滥吹斯文,刷屏以吊杨师,谬哉,矫情哉。太史则曰:不然,不读杨师之书,而吊杨师之人,足见天下人仰慕读书,诚盛事也。观杨师文也,语多平实,温婉机智,罕涉是非,少詈辱人,读之莞尔,似非以攻讦为事者,亦长者也。

  文/广州日报记者龙迎春

  身在京城,确认杨绛先生去世的消息却兜转了半日。三联生活书店前总编辑李昕先生在微信上回我说:“采访别人吧,谢。”中国作协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前辈说:杨先生的离世,意味着她那个时代的精英已然终结,她的为学为人,都是最好的典范。至于去世细节,我跟你知晓的网上消息一样。作为记者,这是一种无力的挫败感:你总想着要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上有所呈现,要还原事实,要接近真相。但我所有的努力,都无法接近现场。直至新闻联播的一位学长给我发来“我也只能远观”的回复,我才意识到,远观,是我在这一事件上客观的处境。

  她走过105年的岁月,她在文化界的核心见证过那么多历史,她以天赋和才华呈现了《堂吉诃德》、《洗澡》那般想象力飞驰的文学作品;她“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地写出了《干校六记》;钱钟书去世翌年,她一边整理他的笔记,集成他的手稿,一边为解答自己对死亡的探寻,翻译了哲学名篇《裴多》;然后又以90多岁的高龄,提笔写下了倾注世间真情的《我们仨》,并将她与钱钟书所有的版税捐赠成立了“好读书”奖学金……

  她在一个多世纪的人生里淬炼出的智慧和从容,如今以隽永的文字,数以千万计地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传播,成为我们在寂寞里、孤独里、失意里、忧伤时吞食下的慰藉,甚至有人不惜拿各种人生感悟拼凑成她的百岁感言以励志,却忘了这是她的真实苦难——“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尚已走到尽头了。”“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据说,她在离世前的遗愿是火化后再发讣告,且不要祭奠。死亡是她洗净一生污秽独自上路的回家之旅,与任何人都没有干系,就如她翻译的《裴多》里苏格拉底所说的——“在我的丧事里,别说他是在葬苏格拉底,或是送苏格拉底进坟墓,或是埋掉他……你该知道,这种不恰当的话不但没意思,还玷污了灵魂呢。不要这么说。你该高高兴兴,说你是在埋葬我的肉体。你觉得怎么样儿埋葬最好,最合适,你就怎么样儿埋葬。”

  她是真正的精神贵族,远远地致敬,且在她的启迪中找寻到我们立身于平凡的意义,也许才是我们所向往的通达从容的唯一途径。

  风骨中的淡泊与执着

  文/广州日报记者赵洁

  从上周那个烟雨凄迷的午后开始,关于“杨绛病危”的消息便不断在朋友圈传出。每一次,都是一边合着双掌祈祷这不是真的、一边却又因着职业不得不去核实。在这沉重、忐忑的几天里,重新翻开手边的《我们仨》和《听杨绛谈往事》,读着读着,心竟然渐渐地安宁下来。

  杨先生是那种有着超然大智慧的女人,学贯中西,才高八斗,却从来没有恃才傲物。她嫁给钱钟书后,去钱家必须对老人行叩拜礼,在一般人看来,书香门第又留学西洋的才女肯定会难以忍受这样的礼数。可是杨绛却淡淡地说:“这有什么,不就是磕个头嘛,有什么了不起的。”不纠结,不委屈,平平淡淡地磕头就磕头,因为“我爱丈夫胜过爱自己”。所以她不但是公认的“最才的女”,更是钱先生心目中“最贤的妻”。

  她住旧房子,穿女儿留下的鞋子,生活简单朴素。然而对于工作和事业,她的执着和坚持,却令常人难以想象。48岁那一年,她接了一项工作,就是翻译《堂吉诃德》,当时领导告诉她可以转译,用英文版或法文版转译都可以。可是她却对转译的版本都不满意,为了能直接翻译原著,她在年近半百之时开始学习西班牙语。她的刻苦和执着也给了她事业的辉煌,直到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她翻译的《堂吉诃德》依然是最受欢迎的读本。

上一篇:余秋雨谈新书《泥步修行》,称“只有这一本才 下一篇:人生感悟:男人四十与女人四十!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