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大思政”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2)
分类:人生感悟 热度:

  最近,济南市行知小学英语教师唐广新入选济南市“立德树人”双领军团队。与他一起入选的还有包含苏万梅在内的8位教师。他们中有语文教师,有物理教师,还有科学教师,学科虽不同,但都成功将思政教育与学科教育融合。这也成为天桥区思政教育打破学科界限,构建“全学科思政教育”的精彩写照。

  以唐广新的课堂为例,他将英语的功能定位由“工具性”向“人文性”倾斜,并借助梳理单元育人元素、精选英文绘本、开展英语课外实践活动、开发英语学科拓展课程等方式发挥英语学科的思政功能。迄今,他已梳理出149个育人元素,精选出120本英文绘本,开发出10个主题拓展课程。“英语不仅要带给孩子国际视野,更要培育他们的家国情怀。”唐广新说。

  很显然,“将学科与思政融合”已成为天桥教师的共识。这些现象的出现,与天桥区“生活德育下的全学科培养”理念密切相关。很多学校会专门对年轻教师尤其新教师开展培训,引导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积极开展思政教育。而在全区范围内推进的“青年教师宣讲团”也对青年教师的思政意识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与学科融合同步发生的,还有整合课程的开发。济南第十三中学通过整合道德与法治和其他学科,编写了传统生态观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大单元导学设计,这一课程也被称为“大概念课程”。以“西湖的前世今生”这一课题为例,学生需要借助语文、地理、历史、数学等知识,了解西湖的演变过程,最终理解传统生态观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天桥“大思政”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

  学科界限的“打破”与“融合”,带来的是教育的“提升”。“你会发现,有了思政这根弦,所有的课程都不会跑偏,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济南市天桥区官扎营小学校长王式斌说。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构建基于生活德育的“大思政”教育

  生活即教育,经历即成长。在指导学校抓牢课堂阵地之余,天桥区教体局一直引领学校构建基于生活德育的“大思政”教育。

  其中,浸润式教育、首育制教育等项目成为这一框架下的有益探索,也使天桥思政教育的内涵不断提升。

  济南市滨河左岸小学思政教育基地的建成,是天桥区打造浸润式教育生态的一大亮点。滨河左岸小学以“党建”这一红色引擎为引领,创建“党建+思政”党建品牌建设,让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学校于2019年9月建成思政基地,搭建“一亭、一廊、一阵地”景观,丰富教育载体,开发“校内一廊一亭一阵地”课程。走进教学楼,思政之光、红色文化等文化阵地随处可见。这种环境,有效推进了学校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天桥“大思政”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

  “英雄中队”创建活动红色朗读亭

  同样,在其他学校,专门开辟思政空间、建立团队室和少先队室已成为学校的“标配”。在济南明湖中学,学校专门在乡师纪念馆内开辟思政空间,建立团队室,陈列时代先锋、优秀青年的先进事迹。在济南市堤口路小学,队室已成为学校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每周一,各中队都会轮流来队室学习最新的思政知识。据天桥区总辅导员张秀丽介绍,目前全区62所中小学红色团队室、少先队室已全部建成,全区思政教育阵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浸润式教育生态初步形成时,“首育制”思政教育理念正在全区逐步推广。这一理念的代表学校是济南市制锦市街小学。在这所学校,人人都是思政老师,连门卫、保洁员等非教育岗位员工也要积极参与其中。比如,孩子入校时和门卫打招呼,门卫要及时肯定孩子“有礼貌”,当保洁员看到孩子随手捡起一片纸时,也需要第一时间夸一句“孩子,你做得真棒!”随着思政教育的拓展,家长、社区居民也被纳入首育制的范围。

上一篇:王晓龙:彻底解脱了很轻松 这是我人生最骄傲的失败 下一篇:感悟人生的励志文章素材摘抄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