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职业散户的4年投资感悟(3)
分类:人生感悟 热度:

我很早前就说过,学习与不学习的人,在每天看来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在每个月看来也是差异微乎其微的;在每年看来的差距虽然明显但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但在每5年来看的时候,那就是财富的巨大分野!等到了10年再看的时候,就是一种人生对另一种人生的不可企及的鸿沟了......抓住现在吧,从现在开始学习吧,对梦想开始付诸行动吧,这就是我送给所有好朋友们的最掏心窝子的话。

如果说这几年我最大的投资感悟是什么,那么可能是:不要让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也不要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

非常多的人喜欢尽量多的为自己的投资增加变量因素,什么宏观,微观,技术,基本面,博弈...听说过的最好都用上,以为这才够“全面”。实际上掉进了自己设置的“变量迷宫”而不自知。又或者把一些简单的东西非要神秘化复杂化甚至玄学化,以让人听了五迷三道高深莫测为荣。

另有很多人把投资当做一种纯艺术行为而严重忽略了投资首先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或者无限拔高某一方面的重要性而忽略其它,比如“伟大企业死了也不卖”,又比如F10一下或者最多去读几篇券商报告就算是对公司的分析了,又或者死守着“跌破净资产才能买”的固执,再比如“找过去2年业绩增长最快的”等等。

以上这些,怕是再花10年20年在股市,也难修成啥好果子的。投资成功的大原则其实很简单:遵循常识,利用复利,安全边际,护城河,保持理性,能力圈...总之50个字以内肯定是够用了。但成功投资的具体构成却又很复杂。一个合格或者成熟的投资者不应该是只局限在某一方面的能力上,而是要在风险机会的识别、商业的理解力、财务数据意义的分析、情绪的自我控制、基本而多角度的估值衡量、对大局的前瞻性、对历史规律性事物的认知、高度逻辑化的思维方式,甚至是从一些细小的东西来见真实的等等一系列能力的综合上,因此确实是非常困难。这不像技术分析,初看如天书,其实越接触越明白关键问题正在收缩到几个点上,而价值投资初看都是平实的大白话,但越钻涉及的知识点越多,越往上走要求的能力面也越宽阔。我认为如果仅仅是以赚钱为驱动而没有真正的兴趣的话,还真是很难坚持下去。

前面说了很多“要去做”的意义,那么“怎么做”呢?或者说,投资道路的成长上有没有什么捷径呢?有的,那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投资其实没有任何区别。当大量的经典著作和投资大家们深邃的思想印入脑海的时候,就是思维境界不断攀升的过程。大量的阅读是最好的“九阴真经”,它也许不能让你一步登天,但至少可以让你少走十几年的弯路。比如,即便是在投资的风格倾向上有巨大的差异,但是几乎所有的投资大师们都告诫:不要频繁的短线操作,不要自以为可以预测市场,不要让自己的理智失控......要利用复利,要尊重常识,要远离风险......我们可以借此多想想,为什么?你还非要去挑战这些吗?

对于市场和生意的“感觉”怎么来的?为什么同样的一个企业,放在一个人手上如庖丁解牛丝丝入扣直指核心,而放在另一个人手上却如狮子咬龟无从下口一筹莫展?虽然这里不排除个人天分方面的差别,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在于有没有充分的“开卷”以及随后坚持不懈的“实践”。先站在巨人肩膀上然后再熟能生巧,有时候差别就是这么来的----正是因为这答案太朴实简单,完全无法满足众多“一朝暴富”的心里期待,因此注定永远是边缘,也就注定了永远能获得市场的回报----天下有些事情就是这么具有讽刺意味。

而在大量的阅读之后,则开始学会辩证的思考和学会做“减法”是很重要的----与此相反,我看到的绝大多数人却都在试图构建一个越来越复杂的投资体系并以为这才是“专业”,我个人实在不敢苟同。在大量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如何将自己的投资模式更加单纯化,所谓熟能生巧,越是简单且经过时间反复验证的东西才越具有可重复性。

对于未来的几年,我最最重要的任务和课题就是:迎接大牛市的到来并且确保全身而退。

上一篇:学校学生的人生感悟句子 下一篇:海外留学:留学时光见证成长 学子感悟异乡生活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