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泉純一郎到安倍晉三,日本政壇政黨輪換,首相更迭,中日關係也因此大起大落、陰晴不定,如今釣魚島問題還未解決,南海局勢又風波再起,日本國內右翼勢力抬頭,中國民眾的反日情緒漸漲,中日這兩個擁有幾十年恩怨糾葛的鄰居,也許更應該從以往的歷史中,尋找到一些前進的指南。
在这样的复杂背景下,人们可能很难会相信,在上世纪80年代,中日曾有一段让人津津乐道的“蜜月期”。
彭麻麻同日本歌手芹洋子合唱珍贵视频
38年前的8月,《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簽訂,曾掀起了一段中日歷史上難得的“蜜月期”。然而这份条约的签订,也历经波折。
1974年11月,借著中日海運協定在東京簽字的機會,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韓念龍,向日方提交了一份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中方草案。
韓念龍时任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然而,等到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即將簽署時,釣魚島又再起爭端。
1978年4月,釣魚島附近海域出現大批中國漁船打撈作業,日本海防隨即出動飛機和巡邏艇監視。此事被日本媒體拿來大做文章,國會裏反華勢力也藉此推波助瀾。
儘管又一波反華浪潮迎頭打來,福田赳夫在5月訪美回國後,還是決定與中國重開締約談判。1978年7月21日,中日締約談判在北京啟動。
和平友好條約的簽訂,使中日兩國結束戰爭,友好往來,從此在法理上有了保障。不過在10月25日的記者招待會上,日本記者沒有輕易放過鄧小平,直接了當的提出了釣魚島問題,鄧小平的回答坦率務實,也成为中国领导人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经典语录。
“就中國人的智慧來說,也只能想出這樣的辦法,倒是有些人老想在這方面挑些刺,來阻礙中日關係的發展。我們這代人智慧不夠,這個問題談不攏,我們下一代人總比我們聰明一些,總會找到一個大家都能夠接受的方式來解決。”
二十世紀80年代,中國和日本並肩站到了一起,迎來了一段至今都被人津津樂道的甜蜜歲月。
1984年3月23日,日本首相中曾根访华期间,中日双方正式宣布成立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同年秋天,来自日本各界的3000名青年代表来到中国,与中国青年一道,进行友好大联欢。
8月7日 晚19:15大新闻大历史 为您讲述以史为鉴——中日和平友好條約38年記
▼认识下我们的小伙伴
凤凰微视觉
视觉盛宴 | 分享无限
微信ID:phoenixwsj
凤凰卫视旗下视觉分享账号。我们致力于传达每张照片背后的温度。
编辑:纸绎 刘晓慧(实习)
鳳凰相关阅读
· 反腐"回头看"为何指向这四省?
· 唐山大地震"漏报"真相:一段不该被忘却的历史
· 郭伯雄儿媳曾找大师测字:老爷子吉人天相,没事
· 中国高铁盒饭为何难吃?外媒都看不下去了
· 明星大婚秀背后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