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傻一点更好
分类:为人处事 热度:

 
做人,傻一点更好  
 
 
2012年04月18日  作者: 【PDF版】  

做人,傻一点更好

 
 
  □郝克远

  在我离开晚报以后,偶尔还会有一些晚报的同志找我反映自己要求进步(升职)的愿望,有的同志这种愿望还比较强烈,特别是在晚报每次将要进行人事调整的时候。按说这不是很正常,我既然已经不再具体负责晚报的工作,就不可能再去干预晚报的人事安排,要真那样做的话,不成了一个大糊涂蛋了吗?但是,都是一些老伙计,推开办公室的门,径直进来坐下,表达一下愿意为晚报做更大贡献的想法,我有什么理由不予以热情接待呢?何况我作为集团领导班子成员,还分管着晚报的工作呢。见面先递上一瓶矿泉水,这是必须的,若临别时再让其带走一包烟或一盒茶什么的,就更能体现我的心情了。
  对于来找我反映情况或心情的同志,我首先给予肯定,想进步没有错,谁不想?如果在我自己有所进步(其实这事压根就没有什么标准,只能别人说是就算是吧)之后,却反过来要求别人不要动这个念想,那岂不是太不地道了。然后我一般会讲这样几条道理:第一,在晚报,用人是注重效果的,如果没有那个金刚钻,却偏要揽那个瓷器活,最终坐蜡的还是自己,所以先要掂量掂量自己是否合适。在这个问题上,千万不要被别人当面的说辞所迷惑,当面没有说不行的,现如今就这社会风气,如果对别人当面的好话信以为真,那可真是天大的天真。第二,在晚报,不以职务高低论英雄,当个部门主任固然可以服大务,但责任和压力也相当大;以业务立身,当个名编名记,自由而且收入不低,照样也很有成就感。在这一点上,真得有自己的老主意,穿鞋自己合脚才好,选岗自己称心才好,万不可死要面子活受罪。第三,在晚报,基本都是以公开竞聘方式选干部,关键是看平时、看群众,并不是看一时、看领导,因此必须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做好功课,功到自然成;这和上学考试不一样,考试有时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竞岗是大家无记名投票,靠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人家投你票,说明你平时的作为合格,人家不投你票,说明你平时作为一定还有不如人意之处。
  说话到这里,往往会有同志希望我能给点建设性的意见,究竟如何作为才能赢得更多人的认可呢?我基本一致的忠告便是:为人处事,稍傻一点会更好。
  做人,傻一点更好。这绝不是简单地一说,而是积我多年的体察与感悟,得出的一个非著名却很实用的结论。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伴随着事业的快速发展,报社几乎每年都要大量招聘新人。每一批新来的同志,年龄相仿,学历相等,智商相似,理想相同,在一样的时间进入一样的环境从事一样的工作,大家的事业起点,可真像相声里讲的那样:“是一样一样的啊。”然而,经过三年五载以后再看,戏剧性的结果出来了,有的人明显进步了(绝非专指职务的变化),有的人则没有明显进步或者明显没有进步,用小品的话说:“做人的差距咋
        (下转二版)
  (上接一版)就那么大呢?”我经过反复观察发现:大凡进步明显者,多少都有点“傻子精神”。
  像陈中华(曾在晚报青岛记者站做记者)、张刚,堪称这方面的典型了。陈中华身患癌症,连生命都不能保障了,还痴迷于新闻采访,傻不傻?张刚骑车带老婆上医院做孕前检查,路遇天降暴雨,竟然放下老婆投入了采访,傻不傻?傻,但他们都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而更多的同志,虽然没有他们两位如此的典型,但是,凡是有所进步并为大家所认可者,无一不体现着与他们两位相同的精神,像张洪波,分明是一位女同志,但工作起来却比男同志还生猛,为了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竟然和艾滋病人共用一个水杯喝水,傻不傻?杨珂,以晚报济南记者站长的身份,先后到青岛、烟台记者站帮助工作,一干就是一两年,个人的婚期却一拖再拖,傻不傻?傻,但他们都赢得了同事们的尊敬。
  起初我想,出现这种“越傻越进步”的现象,或许与我们的职业特点有关。的确,办报工作是靠每一篇稿每一个版来体现的,既有定性,也有定量,既要内部比较,也要外部检验,工作效果每天公之于众,是骡子是马大家一目了然,做好这种工作,那种大而化之、虚啦吧唧的作风肯定不行,必须得勤勤恳恳,甚至在必要时敢于奋不顾身才行;也就是说,这项工作比其它工作尤其需要“傻子精神”。特别是在市场化程度很高的晚报,每天都在真刀真枪地实战,那种耍小聪明或耍嘴皮子的人,根本就没有生存的土壤,不仅占不到任何便宜,反而会把自己弄得非常狼狈。而实一点、诚一点亦即傻一点,自然地展示自己的真性情、真付出和真本领,恰恰符合晚报“包容生活、计较工作”的文化理念,恰恰符合晚报“逢优必争、逢奖必夺”的竞争需要,让具有这种精神的人进步快一点,难道不是“必须的”吗!
  后来见识多了,逐渐感悟到,不仅在晚报,也不仅是做新闻工作,其实做任何事情,很多时候都是傻一点更好。个中道理一点也不复杂:其一,以“傻子精神”做事情分心较少,比较执著,能坚持。梨园行有句名言:“不疯魔,不成活。”意思是说,要想成为名角儿,要想有自己的拿手好戏,不痴迷不行,不着魔不行。其实“疯魔”,是可以翻译成“傻子”的,在我的老家,“疯子”和“傻子”就是通用的。世间万事,怕就怕“认真”二字,“傻子”的特点之一就是所谓的“认死理儿”,不抛弃,不放弃,不懂得畏首畏尾,如此哪有做不成的事?而“聪明人”(也是加了引号的),往往一心多用,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灵活有余,定力不足,做事情总是瞻前顾后,自然就难免会浅尝辄止,甚至功败垂成。其二,以“傻子精神”做事情私心较少,不太计较,能吃亏。领导最喜欢的人,是干活不讲价钱的人,领导最不喜欢的人,是干活爱讲价钱的人;有的人虽然也干了些活,但一计较就全砸了。有的人总以为,不积极争取,领导能知道吗?这其实就是自以为聪明,干一点事就算计,就叽歪,生怕自己吃了亏,生怕领导看不见,这分明是在蔑视领导的智商啊。我经常在酒场上开玩笑,说“领导不是不傻”,仔细想想,不是没有道理啊。“傻子”因为不计较,所以人缘一般都会比较好,而人缘好可是一种难得的资源啊;“聪明人”光想占便宜不能吃亏,因此没人愿意与之打交道,自然“群众基础”也很不牢靠。其三,以“傻子精神”做事情惰心较少,不耍奸猾,能吃苦。著名教育家张伯苓说过:“欲成事者,须带三分傻气。”他还说:“现在要改造国家社会,非有傻干的人不行。”的确,“傻子”因为实诚,所以干活不惜力气,做事也许慢一点,但绝对扎实可靠。“聪明人”干活总想投机取巧,总想事半功倍甚至“四两拨千斤”,与“傻子”相比,结果便有如龟兔赛跑,最终取胜的不是机灵的兔子,而是笨拙的乌龟。
  我在晚报工作期间,曾经发现有位同志处事挺精明的,也有要求进步的强烈愿望,先是地方上有个竞岗机会,我问他愿不愿去?他说孩子太小,出不去;后来是出版上又有个竞岗机会,我问他想不想去?他说上夜班睡觉太晚,受不了。对此,我甚是无奈。进步如同上台阶,不上第一个就想直接上第二个甚至第三个,世上哪有那么多好事专门等着你。而具有“傻子精神”的人,行事方式则正好相反,把所有工作当成机会,把任何岗位看作舞台,领导叫干啥就干啥,干啥就想干好啥,如此一来,反倒让领导对他有一种亏欠感,机会自然会越来越多,成就自然会越来越大。
  其实,聪明反被聪明误,从来傻人有傻福。这种“福”,不是别人赐予的,而是他们自己“傻”出来的。也许有人会提出质疑,照这样说来,难道傻子还有理了?这不符合逻辑呀!实际上,从本质上看,他们的这种傻,恰恰是一种真正的聪明,属于“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糊涂更难”中的第三个层次。他们的傻,就是实干,就是真诚,就是坚持,领导需要这种傻,群众需要这种傻,社会需要这种傻,所以他们必然会成功!陈中华带病进行采访写作,实际是在转移自己的精神寄托,这不仅于治病无害,反而于痊愈有利,结果也正是:名也有了,利也有了,病也好了。张刚坚持社区采访十年不动摇,实际是找到了成才的平台,社区是新闻的大宝库,百姓是新闻的消费者,结果也正是:生活也充实了,工作也见效了,名利也双收了。张洪波用艾滋病人用过的杯子喝水,她知道此举根本不会被传染,而且能达到采访的效果;杨珂拖延婚期去外地工作,他相信此举不会影响爱情,而且会使自己得到更好的锻炼。他们都没有刻意求名求利,基本是听凭良心的驱使而为之,但结果,说低了是天道酬勤,说高了则是天理昭彰。试想,如果不让这些“傻子”得实惠,而是让那些出工不出力的所谓聪明人得好处,这世界岂不是要自取灭亡!
  据说,在“红色亿元村”南街村,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这个世界是傻子的世界,由傻子去支持,由傻子去创造,由傻子去推动,最后是属于傻子的。”抛开对南街村的争议不提,单说这个说法,的确是充满了哲理,很值得玩味。只讲付出不问回报,终将回报;只管奉献不计利益,终有利益。受此启发,我脑子里也禁不住冒出几句“哲言”来:酒是哈(喝)的,钱是花的,收藏是大家的,世界是“傻瓜”的。
  在晚报工作时,我常跟伙计们交流,汉语言很有意思,随便一个词汇都可能含有人生哲理,比如“找麻烦”这仨字就很有趣,现实中的确许多麻烦都是自找的,“聪明人”因为凡事比较在意,横竖都要插一杠子,就找到了麻烦,而那些“傻”一点的人,小事不入眼不入心,自然就省却了诸多麻烦。“傻子”不仅能成事,很多时候还能避祸,有些绝顶聪明的人,像孙膑之类,关键时候也要装装疯、卖卖傻,就是这个道理呀;而像杨修之流,无时无刻不想显摆、卖弄,最终葬送了自己。
  我还认为,耍小聪明的人不讨人喜欢,从根本上讲,是因为这种人有剥削思想,不论本人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实际就是这么回事。干活想少出一点力,实际是让别人替他出了力;分享成果时又想多分一点,实际拿了别人的一些劳动成果。用李瑞环的话说:“茶碗一端,说话无边;香烟一点,专说人短。”干活少而是非多,这不是剥削是什么,而谁又愿意被剥削呢。其实,“人生随处有乘除”,耍小聪明,“占小便宜”,是在做除法,最后得数是“吃大亏”;而少些计较,“退一步”,则是在做乘法,最后得数是“海阔天空”。这就是人生的辩证法啊!
  齐鲁晚报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其内涵就是“严律己、宽待人,少计较、多奉献”,就是敢于担当,不计得失,就是“紧张而愉悦地工作,竞争而友好地相处”,仔细想想,这不就是“傻子精神”吗!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才有了今日晚报之成绩。在将要迎来创刊25周年之际,我想借此文向为晚报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傻子”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同时呼吁更多的伙计加入到“傻子”行列中来,在创造晚报更大辉煌的实践中,实现自身更大的进步!
 

上一篇:孙子:牢记这句话,做事情的成功概率将大大增 下一篇:严璐:领导干部学“做人”要有底线标准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