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事的分寸(2)
分类:为人处事 热度:

人性的细节,一旦发挥过分,就会讨人嫌恶!不要过分地亲近或疏远任何人,既不要过于亲近比你高的尊贵的人,也不要过于疏远那些地位比较低的人!尽管人们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不同,但都需要受到尊重,维护面子的精神需求是一致的!如果你忘记这一事实,与他(她)们交际时,对“重要人物”谦卑有加,而对其他(她)人却毫不在意,则会刺伤后者的自尊,失去一大批人!

【处世哲学,不智不愚】

人活于世,显得太傻气不行,显得太聪明也不行!所谓“不智不愚”,其实,就是假借糊涂之象乃行聪明之道的大哲学!纵观世上那些有大智大慧的人,往往不在众人面前,尤其不在同行、同事或同伴面前显露才华,外表上好像很愚笨!其实,这即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又是人生之大谋略!就智慧而言,就像风一样自由,无牵无挂,无拘无束,俗世的一切都在身外;就愚笨而言,是在人前收敛自己的智慧,一副混混沌沌的样子!在小事上常常不如一般人精明,应变能力好像差一些,殊不知在正是城府很深的表现!韬光养晦,让人以为自己无能,让人忽视自己的存在,而在必要时,能够不动声色,以自己的智慧,先发制人,让别人失败了还不知是怎么回事!

【与人相交,不温不火】

不温不火是一种善于忍耐的处世之道!古人说:“忍人之所不能忍,才能为  人之所不能为!”成熟老练的人素来将忍耐视为一种做人的分寸!将忍耐作为一种谋略:“小不忍则乱大谋”是指忍的原则,“一忍可以抵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是指忍的效果!老子关于祸福关系的论述,为后人广为传颂,那就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因此,身处逆境,置身祸中,要学会忍,“百忍成钢”,在逆境中要学忍,才能成就大事,忍得一时苦,方为人上人!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遭受一番苦难,忍一忍,熬过去,就可以接受天将降之大任了!在困境中要甘于承受一切,这种忍耐是一种达到某一种志向的手段,是为达到某种“大谋”的退却,绝不是为忍而忍!当人们将忍耐看作惟一的目的时,当忍耐变成逆来顺受、失去抗争时,这种忍耐就毫无积极意义了!

【与人相争,不软不硬】

在社会上,人们为了生活或为了生活得更好,总要与人争些什么,不管是争物质利益,还是争精神利益,或动脑力或动体力,或文或武,都应该讲一些“不软不硬”的分寸!太硬了,激人过分,狗急跳墙,弄不好两败俱伤;太软了,“马善被人骑”,甚至让别人得寸进尺,无得有失!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软不硬,或硬中有软,软中有硬,这是为人处世最好的分寸之一!

上一篇:定准做人做事的“调子” 下一篇:学到为人处事工作态度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