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屏:道德是善的为人处事方式(2)
分类:为人处事 热度:

   既然道德是人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打造的工具,那它自然就不是原生价值或目的价值,而是一种次生价值或手段价值。不过又由于它关乎对人本身的塑造,是对人格的完善,是通过提供善的为人处事方式来满足人的生存发展需求,所以又可以说它是一种最高等级的工具和最高层次的次生价值。

  

   道德作为人的工具和由人派生的次生价值,应该围绕着人而旋转,并随着人的生存发展而变化发展,而不能让人臣服于道德,“天不变,道亦不变”。

  

   通过对真正道德之本质的揭示,如果我们可以确认道德是通过提供善的为人处事方式来满足人的生存发展需求的规范类工具,那么我们就还可以进而由这种“道德工具论”的命题,合乎逻辑地推导出判断历史和现实中实存的各种道德规范之真伪的四条法则:

  

   第一,只有对满足人的生存发展需求有益的行为规范与品质规范,才是真正的道德;相反,有害或有碍于人的生存发展需求的行为规范与品质规范,则不是真正的道德。例如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压抑人性的禁欲主义道德和让人丧失主体性的异化道德,就不是真正的道德。

  

   第二,人的生存发展需求是一种根本性的需求,由它又能派生出各种各样的具体需求。当人们将于人的某种具体需求之满足的有益方式指斥为恶的时候,其正当理由只能是这种方式在满足人的这种具体需求的同时,或是损害了人的另一种具体需求,或是损害了他人的某种需求。前一种情况如吸毒、酗酒之类,虽能给人带来一时的感官快乐,却以对自身身体的极大损害为代价;后一种情况如盗窃、抢劫之类,虽能满足自己对财富的欲望,却让他人失去了自己的财富。

  

   第三,不存在与人的生存发展需求无关的本体化、神圣化的道德,也没有本身就是最高目的、最高价值的道德律令,因而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将道德置于人之上,也不能为了道德而道德。这说明,无论是宗教的神谕道德还是康德所说的“绝对律令”之类,都是将道德变成神圣目的而将人变成受动工具的本末倒置。

  

   第四,当某种道德曾经具有而现在不再具有于人的生存发展需求之满足的有益性质时,它便丧失了存在的根据和要求人们继续信从它的理由。比如“父母在,不远游”的道德观念在没有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传统社会还是颇有道理的,而在有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现代社会,则不再是明智的选择。又如“节衣缩食”,在条件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属于需要提倡和坚守的道德规范,而在社会生产正常发展的和平建设年代,则不再需要提倡和坚守。

  

   以上四条法则,既可作为批判继承传统道德的甄别标准,亦可作为审视现行道德和重构当代道德文化的一般标准。

  

  

[1] 转引自邵学海:《先秦艺术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2] 参见罗国杰主编:《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7-53页;朱贻庭主编:《伦理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3] 韩东屏:《文化工具论论纲》,《河北学刊》2008年第5期。

   [4] [德]康德:《判断力的批判》,韦卓民译,商务印书馆1970年版,第16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8页。

   [6] 参见徐朝旭:《原始宗教禁忌中的科技伦理萌芽》,《哲学动态》2007年第10期,第48-52页。

   [7]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38页。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538-539页。

   [9] [苏]里夫希茨主编:《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曹葆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5页。

   [10] [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7页。

  

原题为《道德究竟是什么?》,原载《学术月刊》2011年第5期。

上一篇:为人处事的十二个说话技巧 下一篇:《为人处事社交金口才》(硕林 编著)【简介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