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迷茫 转型的悲伤(4)
分类:伤感日志 热度:

  自2014年以来,招商银行APP、掌上生活APP和招行官方微信三个渠道用户数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早在2014年,其官方微信粉丝就突破千万。大概只有充分享受过用户数快速增长的好处,才会促成招行的战略转变——以月活用户为北极星指标。

银行的迷茫 转型的悲伤

  MAU之前,银行多以AUM(资产管理规模)马首是瞻。在财富分配二八效应下,追逐规模,自然要追逐头部富裕用户,私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跃居个人金融部门掌心上的明珠;月活用户,则以人头取胜,要迎合长尾用户,聚焦吃喝住行玩日常场景。

  完全不同的打法。

  从AUM(资产管理规模)到MAU,是“以客户为中心”的进一步下沉和穿透,也是银行脱下西装、穿上便装,与普罗大众交朋友的开端。

  招行MAU的快速增长,背后离不开对场景和生态的坚持。相比之下,平安银行,则充分借助平安集团的资源,在零售转型的道路上,成为黑马。

  招行十几年前就以零售著称,平安银行直至2016年7月才正式启动零售转型项目。

  从零售业务营收贡献看,平安银行2016年只有30%,2018年升至53%,跳跃式增长,原因是站在了巨人——平安集团——的肩膀上。

  2018年末,口袋银行APP(平安银行官方APP)注册用户数6225万户,月活跃用户2588万户。口袋银行以“打造为(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产品销售和生活服务平台”为定位,在场景生态上,以融合融合平安集团五大生态圈(金融、医疗、汽车、房产、智慧城市)为主。

  背靠集团,省去了场景建设和场景运营的麻烦,这是无法在业内推广复制的模式和优势。

  从数据上看,平安银行大量新增用户来自平安集团内部。2014年,72%的新增零售(不含信用卡)用户来自平安集团内部,2018年,也有300万的新增用户来自交叉营销渠道,占比30%。新增信用卡用户中,也有四五成来自交叉营销渠道。

某种意义上,不是平安银行在零售转型,是平安集团在零售转型。

  某种意义上,不是平安银行在零售转型,是平安集团在零售转型。

  两个佼佼者的成功各有缘由,但有启示,难复制,行业层面的转型难题依旧。

  龙头更迭

  过去已矣,我们还要放眼未来。

  什么是银行的未来态?

  银行业畅销书作家布莱特·金提出“银行4.0”的概念,我国银行业则在实践开放银行战略——借助金融科技,对传统银行业务进行解耦、重构,以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等方式嵌入到场景中去。

  无论是“银行4.0”还是开放银行战略,都强调金融对场景的嵌入、与场景的融合。看来,“你看不到银行,银行却无处不在”大概就是大家认可的银行未来态。

  可未来的开放银行里,谁是主导者呢?

  开放银行描绘的图景很美妙,话也说得很漂亮,听着过瘾,却是新瓶装旧酒——不过捡了“场景金融”这个三五年前的概念,做二次加工、玩文字游戏罢了。

  互联网金融肇始于电商企业(具体可借鉴蚂蚁金服、苏宁金融发展路径),在场景中孵化出来——如基于付款环节的支付、基于卖家销售流水的小额信用贷款、基于支付账户余额的宝宝理财——金融与场景天然融合,场景金融一度成为互联网金融的别称。

  2016年后,科技的作用凸显,互联网金融过渡到2.0阶段,金融科技一词开始走红。不过,虽口头上不再提场景,金融科技巨头们却一直加速场景布局——以科技为纽带连接外部场景,生态化发展。

  在金融对场景的嵌入中,互联网巨头走出了一条(内部)场景——数据——科技——金融——(外部)场景的螺旋交织之路,自有场景里诞生的数据和科技如水和粘合剂,将场景与金融深度捆绑融合。

  反观目前的开放银行,不过是金融与场景的合作,多数情况下,银行与场景方,互不交换核心数据。没有数据的粘合,金融与场景不过貌合神离、利益之交罢了,距离水乳交融,差之远矣。

  既然做不到水乳交融,现在的银行,还能主导未来的银行吗?

  清代赵冀有诗云: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行业不灭,龙头更迭。

  转型之路,道阻且长。

上一篇:P2P行业号称“年薪百万” 如今日子难过 下一篇:、多一点快乐,少一点烦恼,不论富或穷,地位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