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种种努力——午餐、讨论课、鼓励怀疑以及早早地给学生说一些似乎超越其年龄和地位的“大道理”,这到底有多少作用,张晓玫自己也拿不准。多年来,她坚持一个教育理念:“我不可能改变整个世界,但我能尽可能改变我教的学生。”
10年前,她20多岁,也是个前途未卜、不知道能不能得到博士学位的学生(张晓玫后来获得的经济学博士学位是一桥大学建校123年来颁发的第52个)。她跟着导师满欧洲做项目,有一次在意大利,访谈对象临时有事。突然空下来,她就买了张票,从西西里登船,驶往地中海的一座小岛。这是一片游客稀少的古迹,历经千年的断壁残垣默然矗立。
目睹这种景象,一种人看到繁华虚无,另一种人看到人类的努力终究还是能留下些什么。张晓玫说自己是后一种。
“想做的事情,能做一点是一点。”那天,在那座不知名字的岛上,张晓玫突然有了这种感慨。(程曼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