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6年请学生吃数百顿饭:聊学术知识和人生
分类:人生哲理 热度:

  张晓玫出名了,以一种她自己意想不到的方式。

  无关科研成果,无关教学成绩,也无关与政府或企业合作的学术项目——张晓玫说,这才是衡量一个学者成就的主要标准。让这个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出名的却是:吃午餐。

  6年前,她开始一对一和学生“约饭”。“我请的其实是精神食粮。”张晓玫说。如今,她差不多请了数百顿饭。

  现在,“晓玫午餐”已经成了一项制度。新学年,张晓玫会安排助教把她带的一年级研究生排好序,一个个约,必须一对一。张晓玫自掏腰包请客,地点一般在教师食堂,经费控制在100元左右。

 

  虽然可以享受免费午餐,但在赴这桌“精神食粮”前,学生多少有些忐忑。

  在4月的那次午餐中,研一的王昊刚打完菜坐回饭桌前,张晓玫马上进入正题:“你对研究生生活的规划是什么?”这个问题让王昊措手不及。

  “啊——我还没想好。”

  “那你觉得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张晓玫继续追问。“核心竞争力”是“精神午餐”的“招牌菜”之一,她经常让学生想这个问题。

  “研究生的规划,无外乎几种选择……你不要浪费科研方面的潜力,不要变成单纯的金融民工。”即使隔着一副黑框眼镜,王昊也能感到张晓玫盯着自己有力的目光。她说话也是同一种风格:意思分明,声音洪亮,语速很快。

  和张晓玫吃饭的好处是,一定不会冷场。“全程基本她在讲。”王昊回忆。

  “但有一就有二”,“强制性”的约饭开了个头,以后再找老师深聊学术和个人选择问题,就不会那么拘束了。

  其实张晓玫刚开始尝试这种交流方式时,学生对“精神午餐”并不感冒。有些学生因为长期缺乏和师长深入交流的经验而紧张——在张晓玫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聊天的时候,曾有女生吓到哭;更多的学生是太忙了,比带着30个研究生、承担着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张晓玫还忙,考证、实习、恋爱,哪一样都不省心,没空赴宴。

  而这些大忙人,在张晓玫看来都忙得不得其所。2008年从日本求学回母校任教后,她见到不少学生每天事情没少做,但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她发现,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愿互动,或提不出有效的问题;写论文的时候自己找不到题,会追着她问到底该写什么。大多数学生一切围着工作转,工作的目标又十分单一,都想进四大行、最好的投行,人云亦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干嘛。

  在她眼里,缺乏独立思考导致的浮躁、迷茫和不清醒是学生的普遍状态。

  张晓玫迫不及待地想和学生聊天,至少要先见到他们,这并不是很容易,因为研究生不怎么在校园出没,“三年一晃就过去了”。

  那就吃饭吧,“反正你们都是要吃饭的吧,我们谁也不耽误谁。”张晓玫想出了约饭这招。到2009年,张晓玫把午餐搞成了一项制度,提前排表,告知学生吃饭日期,保证和每个学生至少能吃上一次。

  其实吃饭只是一种手段,张晓玫真正想做的,是尽自己的可能,培养学生的思考、思辨能力。

  她给大三年级教授一门必修课“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不算旁听生,这门专业课一学期选课人数有400多名。

  “必须提前去抢位子。”金融学院的学生说。但张晓玫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是和蔼可亲,不是仁慈。在本科课堂上,不必以“物质食粮”作“诱饵”,地道的成都人张晓玫,给同学们端上了原汁原味的川味“精神食粮”,够辣、够呛——她的课以“虐”出名。

  课程的重要环节是“自由讨论”,采取文献精读加“打擂台”的模式。“自由”和“讨论”,都是很好的词,真正做起来却让同学苦不堪言。

  张晓玫会在一星期前布置相关领域的经典文献两篇,总篇幅在30页左右,然后由小组共同依文献形成自己的报告。讨论当天,报告小组上台发言,台下的其他同学可以反驳,而且反驳有加分,发表小组守卫不住观点就可能失分。在成绩得失的刺激下,张晓玫的课上从来是唇枪舌剑。

  “身心俱疲!”在课后给张晓玫的小纸条中,有学生这样表达上完课的感受。

  “就要这个效果,大学不可能来混的。”张晓玫很满意自己把学生“虐”到了。

  而被“虐”过后,有些学生在期末论文后面附上给张晓玫的信,他们告诉她,自己真的学到了东西,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

  在她的课堂上,学生经常会听到一些“大道理”,比如每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第一节课,张晓玫会送给学生一句话:“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这段梁启超在115年前写下的文字,看起来和“商业银行”毫无关系,但张晓玫觉得很有关系——学金融的人必须有社会担当和自我警惕:“我的学生以后不能学到监狱里去!”

上一篇:专访|气质美女张钧甯的人生哲学 下一篇:李心导演《以何言爱》诠释人生哲理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