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 悟 真 实 的 哲 学 人 生(3)
分类:人生哲理 热度:

《孟子》一书中也有与孔子的“不耻下问”相一致的思想,这就是《孟子》中的经典名句,“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这里的“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一句,与孔子的“不耻下问”,是互相呼应的,实质上是一个意思。如果结合实际,深入思考,我们会深刻地认识到,坚持“不耻下问”与反对“好为人师”,不仅是个思想方法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思想品质问题——对群众的态度问题。

重温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的思想作风,会对这个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毛泽东说过,他当年调查研究,被调查的无论什么人,他都是恭恭敬敬地口问、手记。毛泽东深切体会到,搞调查研究,“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他有句名言:“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这些话对我们理解“不耻下问”的精神实质,是有现实意义的。

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各类人,就会对朱熹那句“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有深刻的理解,会认识到“耻于下问”与“好为人师”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好为人师”则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因素。这方面,我个人有过痛切的感受。我已经当了大半辈子教师,也当过一段时间的基层行政领导,有一些经验,也有一些教训。教训之一就是形成了那种“以为人师”自居的心理,特别是在年轻人面前,摆出教育者的姿态,说话常常用教训人的口吻和指令性语言。有鉴于此,我决心把坚持“不耻下问”与反对“好为人师”结合起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特别是要时时刻刻记住:“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那么,怎么样才能真正坚持“不耻下问”,克服“好为人师”的坏习惯呢?我觉得,就是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诚恳地承认自己的无知,认真向书本学习,虚心向一切人学习,一辈子老老实实地当一个学生。

采访者:党校是我们党重要的思想理论阵地,您在如何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方面也很有心得,写了不少文章。您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具备哪些主要素质?

宋惠昌:总结我们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一个重要问题,是必须加强理论工作者自身的人格修养。这个问题的实质,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做学问与做人的关系。

做学问说到底是个做人的问题。这个思想,在传统中国文化中,始终都表现得很突出;而在现代西方学术思想中,也是如此,即人的问题、人的本质问题、人性问题、人生哲学问题等,越来越成为哲学的主题。什么是人?怎样做人?这几乎已经成为各学科的共同课题,是人生哲学的一个永恒主题。我认为,在所有学问中,做人是最大的学问,在所有道理中,做人的道理是最根本的道理。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者,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来说,更是如此。

我国宋代大学者朱熹说:“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做人而已”,“道问学是大事,要识得道理去做人”。从方法论角度看,这里所说“做人的学问”“做人的道理”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呢?在我看来,主要是要有做人的尊严,也可以说应该具有人格尊严,就是要求你形成和具有值得别人尊重的东西。这里所说的“人格的尊严”,即自己身上“值得别人尊重的东西”。我认为,最重要、有决定意义的就是自己纯洁的、科学的、独立的思想,和以这样的思想为基础的高尚品德。这是每个人最宝贵的东西,即人们常说的学问和道德。一个人的学问和道德,即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修养水平,是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值得尊重的主要根据。

(访谈整理:彭劲松 代江波 胥 晴韩秀莉)

上一篇: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下一篇:托福写作范文:运动是否能教会你人生道理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