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无处不宽窄 《宽窄之道》新书发布暨名家对话会举行(2)
分类:人生哲理 热度:

  龚学敏自谦是一个写诗的人,喜欢瞎想。“我理解的宽对应的窄,不是狭窄、锋利,它可能对应的是一滴水珠。宽与窄,天地轮回,人生圆润。圆润这个词对中国文化来讲,在中国人记忆中,才是最强大的。不管你有多宽,不管你有多窄,不管你人生路上走得多么春风得意,不管你在人生路上怎么焦头烂额,如果你用圆润的心态去观察世界,去看我们的生活,看我们的朋友,为人处事,你都会得到很好的回报。对宽窄文化的研究很有意思,希望我们的朋友,把我们的人生圆润一点,更好地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拓展人类的认知范围。”

  蒋蓝:

  我对宽窄最后的理解就是无咎

  蒋蓝在《宽窄之道》一书中,以宽窄巷子的来源引申撰文《从宽窄到中道》,本次分享会上,他再次奉献了自己惊人的学识和考据精神:成都无论是历史、建筑还是习俗,宽窄文化的交融无处不在。

  成都人都知道宽窄巷子,蒋蓝介绍:“如果说三千年成都是一本大书,那么宽、窄巷子就是它的装订线。那两条巷子建于1781年,如果以此为肇始,距今刚好238年。”宽窄巷子以前叫仁里胡同头条、仁里胡同二条。在一般人眼里,这两条巷子是差不多宽的,何以要加以宽窄区别呢?“宽巷子旧时多为达官贵人居住,窄巷子聚居的是平民,显贵住的地方当然是用宽,平民住的地方自然就是窄,混杂之后,成都民间有宽巷子不宽、窄巷子不窄的说法。”

  “我认为在宽窄巷子,不必说的行而上,并不用制造和赋予它哲学的辩证。一个人一生接近顺境不是最重要的,接近逆境也不是最可怕的,人生最伟大的最应该向往的是无咎,就是无过错。这是周易最伟大的哲理。我对宽窄哲学最后的理解就是无咎。”蒋蓝最后引申道。

  本组稿件均为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吴德玉采写

上一篇: 爬楼与人生 下一篇:《人生哲理》:人生的路靠自己走--学佛网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