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无处不宽窄 《宽窄之道》新书发布暨名家对话会举行
分类:人生哲理 热度:

人生无处不宽窄 《宽窄之道》新书发布暨名家对话会举行

人生无处不宽窄 《宽窄之道》新书发布暨名家对话会举行

人生无处不宽窄 《宽窄之道》新书发布暨名家对话会举行

人生无处不宽窄 《宽窄之道》新书发布暨名家对话会举行

  嘉宾为《宽窄之道》新书揭幕。

  周啸天

  龚学敏

  蒋蓝

  由封面新闻、作家出版社主办的“人生无处不宽窄——《宽窄之道》新书发布暨名家对话会”11月30日上午10点半亮相天府书展。

  著名学者、作家、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教授,著名诗人、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委员蒋蓝,著名学者、诗词家、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教授、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获得者周啸天集体亮相,他们既是《宽窄之道》的专栏名家,也是现场的对谈、签售嘉宾。封面新闻进行了现场直播。

  老子有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宽与窄,天地轮回、人生圆融。宽与窄,看似中庸之道,其实是人生哲学、生命哲学。宽窄哲学博大精深,是四川文化的代表和符号,是一种记忆和传统,也是一种品味和价值。从2018年12月8日到2019年9月14日,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在近十个月的时间里,开辟“宽窄之道”名家随笔专栏,邀请吉狄马加、邱华栋、李后强、吕进、叶延滨、马原、吴传玖、李钢、傅天琳、曹廷华、侯志明、徐则臣、龚学敏、蒋蓝、周啸天、张新泉、车延高、李元胜、荣荣、田耳、王久辛、杨克、阎安、胡弦、李少君、曾凡华、刘笑伟、霍俊明、刘萱、邓凯、贾梦玮、孙卫卫、李瑾、何开四、缪克构、丘树宏、谭继和、米瑞蓉、罗伟章等40位知名作家、艺术家、学者、企业家、媒体人,博谈妙解,以自身经历纵论人生宽窄之道,顿悟道德物势之机。

  四十位名家,四十种“宽窄”独白,四十种精神意向。这些作品发表后,引起读者的强烈关注和反响,不少文章被转载或选为语文考试试题,最后汇成这本蔚为大观的《宽窄之道》。

  发布会现场,龚学敏、蒋蓝、周啸天分别从人生、成都掌故、诗词等角度解读宽窄。龚学敏说:用圆融的心态看生活,把生活和思维圆融起来,用宽窄之道就不难理解了。蒋蓝讲述了宽窄巷子的来源。周啸天阐释了古代诗文里的宽窄之道,令现场读者收获满满。

  周啸天: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宽窄之道

  著名学者、诗词家,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教授、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获得者周啸天对诗词研究有着非常深厚的功力。古代诗歌里如何体现宽窄之道?周啸天教授引经据典进行了一番阐述,其博学令人惊叹。以下,我们仅截取宽窄之道如何体现于诗词创作,便可见一斑。

  周啸天教授说,中国有一些诗人,最初文思并不是很敏捷,比如陆游讲到少年时代写诗,“我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早年学诗没多少进展,都是模仿人家,都是描红,路子很窄。杨万里早年也是这种情况,“学之愈力,作之愈寡。”学人家学得越努力,写出来的东西越少。

  后来陆游悟道,给儿子讲,写诗工夫在诗外。杨万里也悟到了一个“活法”,“万象毕来,献予诗材”,世间万象,都能够触动他,从而写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思路非常开阔,得到了写诗的诀窍。

  实际上,很多创作者都有这个思路打开的过程。还有诗歌的声律,近体诗要讲平仄声律,看起来很束缚人,但很多作家,在玩这个东西有着戴着脚镣跳舞的感觉,有的玩好了后,能跳得非常自如,跳出很多花样,成为主流的诗体,这里面也饱含着宽窄之道。在中国古代诗人诗词当中,宽窄之道普遍存在,就是这个道理。

  龚学敏:

  宽对应的不是狭窄,可能是一滴水

  《宽窄之道》被誉为当代人文随笔新经典,这40位名家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思考者。他们行走在人生的路上,思考着人生的哲学,用自己的作品与世界分享,分享他们关于宽窄的领悟与思考。

  什么样的人生才是何处不宽窄?著名诗人、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分享:“宽与窄,圆与尖,高与低,是中国传统的处事哲学。一般会感觉宽是褒义词,窄是贬义词,窄没有宽好,低没高好,小没有大好。我认为的宽与窄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阴阳,它们势力是均衡的,相互制约的,没有谁大谁小。”

上一篇: 爬楼与人生 下一篇:《人生哲理》:人生的路靠自己走--学佛网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