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令:每一次劫难都给了我更深的人生感悟和(3)
分类:人生感悟 热度:

他也算是心中有大爱的艺术家,这样的胸怀应该是感染大众的。不同于为了商业价值的艺术家,创作动机和纯粹的艺术家是不一样的。今天看过展览之后,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有这样的感想:陈文令的艺术创作灵感源泉是什么?我觉得来自两个方面,第一就是来自于民间的故事情节,以及学院派学习之后使得他的作品包容了两种特性,就是既有民间的幽默夸张,又有学院派的严谨。但是另外有一点可能是很多人没人注意到的,虽然陈文令创造的一些形象是非常写实的,有一些是夸张的,有一些是抽象的,可是在具象的形象里面又包含了很多漫画的因素,这又是一般的雕塑家或者雕刻家所不具有的。

陈文令:每一次劫难都给了我更深的人生感悟和

顾振清:陈文令的这个展览虽然用的是佛教的这种“因缘之心”来表达人和自然的关系,但是我愿意把陈文令归于福建出生的艺术家他们自小处在的文化环境当中去考察。因为这些艺术家他们作品的表达都存在一种生活在福建的人群或者说族群当中的萨满教文化的营养。这种营养其实是从亚温带、亚寒带,从欧洲一直到中国大陆,都是一个贯通的文化系统。在陈文令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人的身体与自然的结合,包括与石头,与树或者其他象征物。这样的一种融合其实就是一种人格的它者化,是给予物体一种人格化的概念,或者说给予其他象征物以这种概念。这其实是一种传统基因在当代艺术中的转换,在这种转换当中我们可以看到,陈文令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推衍。

陈文令:每一次劫难都给了我更深的人生感悟和

▲ 别开异境 386x250x330cm综合材质 2017年

他把中国文人对假山石、对盆景、对自然观赏物的再一次锤炼和再一次的图示化在他的作品当中进行了一个强调。我觉得如果艺术家重视自身的一个传统基因的话,那么他的符号学叙事可能就会跟这种传统基因的叙事有一个暗合,然后能够找到一个生命在现代自然当中的一种困境。陈文令的经历会带给他更深刻的感悟,也就是说人是万物流转中的一部分,也是自然生长和凋谢中的一部分。当他把人的生命和自然的生命做到融合,能有一个真正的换位的话,我相信陈文令个人在生命境界里进行了真正的思考。这种思考对他的作品进行了一个提升,不再是用一个魔幻现实主义的方式,或者用一种传统和表现主义结合的方式。他可以打破各种风格形式的界限,使得每一次表达都是他随意转换的结果,也成为他下一次表达的出发点。

陈文令:每一次劫难都给了我更深的人生感悟和

▲ 妙谛因心(行走的人) 局部 综合材质 2017年

这次展览我看到了他对许多传统的图示进行了一些局部化的放大,比如我们看到的鸟和树枝的形状。这样的局部放大就形成了展览完整的体验。让观众走进展场之后不是单一的去看某一件作品,而是看到陈文令在创作过程中的一种完整的逻辑思维。观者需要把自己日常的经验全部都格式化,然后完全的投入到陈文令构建的艺术氛围里头,去感受艺术家对知识生产的一种贡献。

陈文令:每一次劫难都给了我更深的人生感悟和

范迪安:陈文令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界来说可以算是一个不陌生的人物。进入21世纪以来陈文令来到北京,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艺术,也同时在艺术的探索上更加铺展开不同的维度。

陈文令:每一次劫难都给了我更深的人生感悟和

▲ 造景 60x500x60cm综合材质 2017年

首先,我认为他是一个非常有敏感度的艺术家,他对生活中很多的事物,无论是自然的景观、事物,还是我们今天社会的变迁,人文的这些特征都有一种天然的敏感性,而这些敏感在他的作品中也是被体现出来的。一是他的作品所涉及的主题、媒介,尤其是展示的形态,可以说是丰富多彩。我觉得今天中国的社会发展,特别是这种宽阔的国际文化交流的条件给中国艺术家很大的支持,同时也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挑战。不像是在80、90年代,在一个信息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可以比较多的甚至是很直接的借鉴西方有过的模式或者他人的经验。在21世纪以来,中国艺术进入到一个全球化,特别是信息图像的时代,这就更需要具有原创性的或者说原生态的艺术的创作思维,尤其是在艺术语言形式上的探索。那么陈文令的艺术除了刚才讲到的敏感之外,第二个特征就是,他将这种敏感变成了一种“艺术语言的触角”,就像末梢神经一样,延伸到生长到不同的媒介和形态当中来。

陈文令:每一次劫难都给了我更深的人生感悟和

▲ 随处可坐禅192x120x82cm综合材质 2017年

上一篇:一位清华学生留学后的人生感悟:功利教育之下 下一篇:人生感悟;年轻人要为自己的人生选择买单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