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党委书记与师生畅谈人生感悟
分类:人生感悟 热度:

每个年代都有其独特的符号与价值理念。尽管不同时期的人所走过的人生路径不同,所思所悟存在差异,但唯一不变的是:希望之路始终在脚下绵延。

10月14日下午,在学校第五届校园师生节开幕之际,温州大学党委书记陈福生走进幸福工坊,畅谈 “我的人生,我的路”。陈书记亲切平和、风趣幽默谈吐讲述,引导着在场师生随他一起追思人生,感悟生活。

温州大学党委书记与师生畅谈人生感悟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五十年代,陈书记出生于浙江龙游的一个贫农家庭,排行老五。但作为长子的他,身上寄托着这个平凡家庭的希望。“‘福生’这个名字是奶奶给取的,虽然有点土气,但这个名字寄托着祖辈的一种期待,希望我能过上美好的生活,祈盼我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九岁时我就开始承担家务,清晨替母亲上街买菜,有空就带着小刀剥树皮晒干当柴火烧。”在父母和大人眼里,小小年纪的他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他的闲暇时间就是到处捡破烂,从小学开始他的学费都是靠自己捡破烂卖钱来支付,没再用家里一分钱。

懂事、热心、善良的他也让邻里乡亲赞不绝口。小时候村里没有自来水,家家户户都得到溪边挑水,储存在自家的水缸里。他常常不仅把自家的水缸装满水,还把院子里邻家的水缸都挑满水。每个周末,无论邻居遇到什么需要帮助的事,他都会出现。所以,邻居们都对他夸赞有嘉。

在学校,他是一位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同学们,喜听我来唱,二(1)班里有两个好呀么好学生,陈福生、余建平,人人都知道、学习工作样样好,陈福生,觉悟高,党的话儿记得牢,关心集体态度好,优秀事迹么唠唠。”这首在学校大会上由老师专门编写、学生诵读的歌谣,他至今还记忆犹新。

历练积淀人生的精神财富

“我很喜欢巴尔扎克的一句话——苦难对于天才是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财富,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我对于我所经历的苦难与挫折,没有抱怨,更多的是一种感激与难以忘怀。”

陈书记的中学时代正值“文革”中后期,毛主席提出了“五七”指示,提出又红又专、走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当时的学校基本上是处于半工半读的状态,也就是半天学习半天参加生产劳动,每逢农忙时节都要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我的假期生活主题主要是勤工俭学。为了能多挣钱,我甚至到建筑工地干更重的体力活:搬水泥五孔板,到木材厂扛木头,到河滩上施沙子;8角到1元的工钱,为家里补贴家用。”陈书记回忆道。

1974年8月15日,是陈书记一生记忆最深刻的日子之一。那是一个时代的烙印,也是那一代人所特有的一种人生经历和情节。“因为,那一天开启了我们这一代人特有的一段人生经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时,全国上下的青年人都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知青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时俗称“插队”。”那一年,他18岁,插队到离家5-6里远的龙游农村虎头山公社圩塘朱大大队麻雀窑生产队。“整个生产队只有我一个知青,在那里我度过了艰苦、充实、丰富且终生难忘的时光。在农村插队的两年半时间里,我与当地的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陈书记说。

在此期间,他几乎干过当时农村所有的农活,是整个大队出勤率最高的“新农民”, 除了生产劳动,还积极参加文艺演出、民兵训练等活动。他并没有任何抱怨,每天早起、晚睡,自己管理自己。由于优秀的表现,他被评为县里和地区一级的“知青先进分子”。

陈书记回忆这段难忘的经历时感慨道:“这段经历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也培养了我出艰苦朴素、艰苦创业的生活态度;培养出群众立场、群众方法乃至深厚的群众情感;培养出对物质生活的感悟知足。”

扮演好职业生涯的每个角色

1977年3月,他作为金华地区的知识青年先进代表,通过层层推荐选拔,进入进入杭州大学体育系读书。凭借他的刻苦努力,毕业时,以第一名的成绩留校任教工作。

“其实,你不需要特意为自己经营什么,也不要幻想不劳而获,只要你始终保持着人生定义,随时做好准备,机会总会在不经意间降临。”陈书记说道。

初为人师的他,可谓压力动力并存。但他带着满腔的热忱与激情努力拼搏,科研上,每年都有论文在学校大会上宣读;教学上,曾开设面向全省高校的体育公开课;训练上,当时是浙江省参加首届全国大运会最年轻的大学生体育教练。

上一篇: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感悟 下一篇:[人生感悟]多少人败给了一个字:等 !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