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喜长孙王洪波:我最喜欢的爷爷的名言…… | 共和国记忆
分类:名言警句 热度:

《王进喜长孙王洪波:

我最喜欢的爷爷的名言……》

王进喜长孙王洪波:我最喜欢的爷爷的名言…… | 共和国记忆

“铁人”王进喜 | 图自网络

王进喜:“这么个情况下,我们就是有也上,没有也上,创造条件上……”

这是经历过二十世纪六十七年代的中国人非常熟悉的一句话。

王进喜长孙王洪波:我最喜欢的爷爷的名言…… | 共和国记忆

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纪录片《“铁人”王进喜》截图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66年拍摄的纪录片《“铁人”王进喜》并不是那个年代关于王进喜事迹的唯一影视作品。“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口号那时响遍全国。“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铁人”王进喜的这些豪言壮语,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年代,曾深深激励每一个中国人。

王进喜:“我们是石油工人,我们国家汽车都没有油烧。(我们)好好去干,一下子找到大庆这,一锤头砸出个井来!”

王进喜长孙王洪波:我最喜欢的爷爷的名言…… | 共和国记忆

王进喜不顾腿伤,跳入泥浆池,用身体搅拌压住井喷 | 图自网络

1959年9月26号,黑龙江松辽平原上的松基三井喷出工业油流,打破了“中国是贫油国”的论调。此时恰逢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重大庆典时刻,这片为共和国加油的土地,从此拥有了一个喜庆的名字——大庆。

“铁人”长孙王洪波:

“长大才慢慢认识他这个人”

王进喜长孙王洪波:我最喜欢的爷爷的名言…… | 共和国记忆

摄影: 央广记者王娴

即使今天,每一个初来大庆的人,都依然会被原野上随处可见的油井和工作着的“磕头机”吸引。从一个工作区到另一个采油厂,往往有至少一两小时的车程,这一路上不断出现的风景,对王洪波来说再熟悉不过。

王洪波:“更多的可能是习惯了。因为几代人,我爷爷、我父亲,都在油田。就习惯了这种方式。油二代、油三代都是一样的。油田就像是一个大家庭。”

从小生长在油田的王洪波,正式对外的职务,是大庆油田集团公司采油八厂党委书记。他不怎么在人前提起的,是他的另一个身份:他是“铁人”王进喜的长孙。

王进喜长孙王洪波:我最喜欢的爷爷的名言…… | 共和国记忆

1964年春,王进喜和家人的合影。(前排左一为王进喜的母亲何占信,前排右二为妻子王兰英,前排右一为小妹妹王立,后排右一为王进喜的长女王缨,后排右二为长子王月平,后排左一为次女王月玲,王进喜怀抱的是小女儿王月琴,次子王月甫当时不在家。) |  大庆油田党委宣传部供图

1970年出生的王洪波,对爷爷几乎没有什么记忆。因为王进喜正是在王洪波出生那年去世的。对王洪波来说,爷爷也是他心中的传奇。

王洪波:“他是70年去世的,我是70年生人,没有什么交集,也没有什么直接的印象,都是通过外界来逐渐地认知这个人。家里也或多或少会提起一部分。小的时候对这些东西可能感触不是很深,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工作阅历的增长,可能越来越有体会,越来越觉得他更具体了吧!”

王洪波说,小时候,知道的是爷爷的“一件件事”,工作久了,才慢慢认识“他这个人”。

王洪波:“你通过你自己的工作的经历、阅历,去印证他身上的那些事情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东西挺有意思的,你会发现那些东西是有一定原因的,人不是平白无故去做这些事情的……”

王进喜长孙王洪波:我最喜欢的爷爷的名言…… | 共和国记忆

王进喜难得与家人在一起。1970年7月,夫人王兰英及长子王月平、小女儿王月琴来北京看望住院治疗的王进喜时合影。这也是王进喜一生中唯一一次和爱人、孩子上街游玩。|  大庆油田党委宣传部供图

 “铁人”工友邱岳泰:

“老会战”的灵魂是“闯”

王进喜最为人熟知的事迹,是他不顾腿伤,纵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住井喷。尽管已相隔近60年,今年85岁的邱岳泰,依然还清晰地记得当年那黑亮亮的石油从钻井中喷薄而出的场景。

邱岳泰是和王进喜及他的1205钻井队同一年来到一片荒原的大庆的。那是1960年,大庆油田发现的第二年。这位毕业于北京石油学校的技术员,是当时整个队伍中的“小字辈”,直到今天,他依然保持着当年的习惯,称王进喜为“王队长”。

邱岳泰:“王队长一般挺和气的。说话,一笑,眼睛都眯缝着,跟一般人一样一样的……”

作为第一代石油工人,邱岳泰的名字如今在大庆,仍有不少人知道。记者去拜访他,说出地址,司机立刻反应过来,“哦,去找‘老会战’啊!”

“老会战”,是大庆人对参加“松辽石油大会战”的一代石油人的昵称。

上一篇: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名言佳句:制造业高 下一篇:2020湖南省考申论名言佳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