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丁宁会觉得自己职业生涯遇到的“坎儿”挺多,而且都特大,中国女队多少年没输过的球,奥运会决赛场从来没出现过的情况,都让她赶上了;有时候丁宁又觉得这些“坎儿”都是她挑战的动力,人在面临新挑战的时候,总是危险与机遇并存。“在和困难斗争的过程中,我发现我的潜力是无限的。”丁宁小时候认为任何事只要努力去做就能成功,现在她说自己成熟了,很多事她并不能确定是不是努力了就能成功,但她依然会尽百分百努力去拼。“有的时候我走的路不对,刚开始说要改技术的时候,我想的是大刀阔斧地改,后来发现和自己的特点结合不上,那就重新来,再碰壁,再重新来。”
丁宁努力的动力源自于梦想,也源自于支持她的人。“我的父母、教练、还有我的球迷们,其实最看重的不是我的成绩,而是我追求梦想的决心和努力的态度。如果我颓废了,伤心的是这些真正关心我的人,而且我也不想颓废,那样我就把自己迷失了。”丁宁知道现在自己的球迷有不少人年纪很小,他们送给她礼物时,信里都会写一些感谢丁宁的话。“他们告诉我从我身上能感受到正能量,或者受到我一些精神的鼓励,甚至有时这些能量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这让我觉得更要坚持做自我,不能丢掉我身上最宝贵的东西。我自己也追星,我也会受到偶像的影响,我希望喜欢我的人也能受到鼓励。”
追星的丁宁举了一个例子。“‘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这是有记者问科比为什么会如此成功时,科比的回答。凌晨四点,科比已经开始训练了,这就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我看了以后特别震撼。”丁宁她视科比为偶像,也因为这个采访而心头一热。丁宁说这就是偶像应该给人的感受,让人能从他身上能获得力量。“科比每次受伤后,都会把自己变得更强再重新回到赛场,我很欣赏他这一点。”
丁宁影响着一些人,也接受着一些人的帮助,父母、队友、从小带她打比赛的张怡宁和郭焱……这些人她都感谢过很多次,现在,一直在和她磨合的陈彬也成为了丁宁感谢的对象。“陈导比较内向,凡事都考虑得很周全,绝对是成熟男人的思想。我觉得带我这样有什么说什么又容易放得比较开的队员,对陈导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我一直都知道他压力很大。2011年不用陈导说太多,我自己也能做得比较好,2012年奥运会前有施指导和他一起帮助我,但是奥运会以后,我面临了很多困难和挑战,这时候陈导是一个人在和我一起扛。我有不满的时候可以跟他说,有脾气可以冲他发,但他跟谁说呢?每次想到这里我就觉得很感谢陈导。我们现在还在不断地互相了解,他总会提点我一些我注意不到的细节。现在我们都处在不断改进和尝试的阶段,‘革命尚未成功’,我觉得我们可以很好地一起成长,有人陪着我一起努力的感觉挺好。”
记者手记
丁宁,你很幸运
采访的时候陈彬讲了很多感受,他知道很多人觉得他和丁宁磨合得不好,他自己以前也这么觉得,但是后来他发现只是两个人的处事方式不同,比如陈彬有时候怕直截了当把想法说出来会伤了运动员的面子,其实丁宁恰恰是喜欢直来直去沟通的人。了解了丁宁个性以后,陈彬反而觉得直性子是丁宁的一大优点,他非常欣赏,两人沟通起来也就顺畅多了。
陈彬也很喜欢丁宁的自信,虽然按照他自己的性格,他可能遇事永远不会有丁宁那股子自信。“2012年打多特蒙德世乒赛之前,丁宁觉得自己有能力在决赛中出场战胜新加坡队,她不会去想两年前莫斯科的失利,就是一心想把冠军夺回来,非常单纯。那时候团体赛的阵容甚至牵扯到奥运会的报名问题,但丁宁没有过多纠结于这些,她想的就是尽自己的努力去争取。丁宁不是个患得患失的人,我平时给她做场外指导时体会更深,告诉她的战术,她会贯彻到底。”
陈彬也不是光夸丁宁,他也说了丁宁身上的一些问题——有时候比赛输了容易找客观原因、赢球了以后会小得意一下、打削球还是需要经常练习等等。这些问题还有时间去解决,陈彬对丁宁有信心,因为陈彬发现丁宁学东西真的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