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莫言:为人处事“特山东”
分类:为人处事 热度: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业内人士热议莫言性格作品

  他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典型的山东大汉,憨憨的,用土话说是“有一点儿闷”,人特别朴实,有一种邻家长辈的感觉,就连为人处事都“特别山东”,莫言的出生和成长都在农村,农村的风土人情都体现在了他的作品中。

  ——王呈祥(高密籍作家)

  □高密籍作家王呈祥

  他是典型山东大汉

  今年34岁的王呈祥是一位高密籍的作家,发表过散文诗歌合集《如歌的五龙河》,现任青岛海韵时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民盟盟员、青岛作家协会会员。他告诉记者 ,同为高密人的莫言是他一直崇拜的作家,“可以说我从13岁就开始看莫言老师的作品了,从《红高粱》开始到现在的《蛙》,他的作品我都读过。”

  王呈祥曾经在几年前接触过莫言,他说莫言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典型的山东大汉,“憨憨的,用土话说是‘有一点儿闷’,人特别朴实,有一种邻家长辈的感觉。”王呈祥笑着说,莫言身上带有一种典型的山东风土人情的味道,“就连为人处事都‘特别山东’。”王呈祥似乎想象不到更贴切的词语来形容莫言身上那股浓厚的山东味儿。

  对于莫言的作品,王呈祥认为莫言在农村的生活决定了他作品的题材和内容。“莫言的出生和成长都在农村,农村的风土人情都体现在了他的作品中。”莫言小说大都取材自高密,像电影《红高粱》里面提到的孙家口战役,是在民间流传的,并且在史志里面有明确记载的。他的作品接地气儿,作为同乡人读起来特别有感触,相比于那些风花雪月飘着的小说故事来说,莫言的作品都给人一种“落地”的感觉。莫言小说中的故事几乎都是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可以说高密本土的故事是莫言取之不尽的写作资源。

  现在居住在青岛的王呈祥还经常回高密老家,跟喜欢文学的朋友一起研究莫言的作品,“我10号时还回了一趟高密,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着莫言与诺贝尔文学奖。”王呈祥觉得抛开诺贝尔文学奖,莫言也永远都是高密人的骄傲。

  □青岛科技大学老师、作家宋守山

  他的小说既反映现实问题又为大众接受

  青岛科技大学老师 、作家宋守山著《<资治通鉴> 管理日志》,是知名网络作家小村。他一直都喜欢莫言的作品。

  “记得莫言曾经说过,写人性是他写作的唯一目的。”宋守山觉得,“同样是写人性的话,与西北作家相比,我觉得莫言在尺度上把握得很好。拿陈忠实的《白鹿原》来说,在描写性时,陈忠实就是撕开来写,他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出版时怎么修改是另外一回事,陈忠实就按照自己方式的写。但莫言就不一样了。”宋守山说,其实《蛙》的表现主题——生育计划,在中国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记得莫言说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一直在思考要写到一个什么样的尺度才能保证不被删节。“我看《 蛙》就觉得这书既反映计划生育存在的各种问题,又能被主流意识接受。

  □鲁东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刘永春

  他的作品让西方人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

  鲁东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刘永春研究现当代文学多年,在他看来,莫言的作品不仅具有浓厚的胶东味儿,且时间跨度大、创新性强。

  刘永春认为,莫言的小说在形式上有很强的创新性。“《檀香刑》采用民间戏曲的形式做结构,《蛙》采用一封又一封的书信方式,这在当代小说中很少见;《蛙》里人物命名也很独特,全部用人体的器官,比如陈鼻、赵眼、孙肩、吴大肠。”此外,他还独创了一个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结合的叙事方式,《红高粱》里都是采用的“我爷爷”、“我奶奶”来叙述,《蛙》里“我的二姑”也是如此,非常创新性。

  刘永春分析,莫言的作品能被西方认可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有非常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内涵在里面,“他在若干部小说里面关注不同时期的中国,这样可以形成一个完成的链条,让西方人可以在作品中读到一个真实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刘永春觉得,这个也恰好是莫言小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意义,也是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博士任楠楠

  他或将拯救崇高感濒临死亡的文学创作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现当代文学讲师 、博士任楠楠认为,莫言获奖实至名归,这给中国文学事业带来了很好的发展契机。

上一篇:为人处事须厚德诚信敏行 下一篇:蒙古族女孩原来是这样为人处事的?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