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分类:为人处事 热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结合这一阶段的学习,就“严以律己”这个主题,向大家做思想汇报,认识不到位的地方,请大家批评。

  我认为,“三严三实”的根本点,是在强调做人。是总书记对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在首先做好人这个问题上,再次敲了一次警钟——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做人要实,其实都讲的是做人。这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崇尚君子之道,一脉相承。我们在传统教育中,始终在讲为人处事、为人处事,为人放在前面——这就告诉我们,先做人再做事;要做好事,须先做好人。

  习总书记强调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我觉得,中国共产党人应该首先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在这片土壤上,在为着一个宏伟的目标去努力奋斗的过程中,我们的理论与实践要与在这片土壤上几千年形成的根深蒂固、渗透在我们生命基因中的文化想融合。

  那么讲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首当其冲。其基本理论在四书五经中。所谓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大家耳熟能详。

  《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主要弟子的言行。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本人只编不写,但一言一行渗透的思想,被弟子记录下来,成为儒家思想的精典。

  《大学》是孔子的弟子曾参所著,《中庸》是孔子的孙子、曾子的学生子思(孔伋)所著,《孟子》就是亚圣孟子的著作,他是子思门人的学生,孔子死后一百年出生,是儒家学派的第二号人物。

  我们讲四书,有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的排序,是按其作者的辈分排的,还有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顺序,是按四部著作的重要性来排。还有一种排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由易到难的排序。也就是说古人教习弟子,从《大学》一篇开始——大学是儒家入门读物。

  那么著名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观念就是在这篇著作中提出来的。儒家讲求“内修外治”,先调理好自己,再出来做事。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以修身为本”,无论你是谁,都需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格致诚正就是修身,修身是出发点,然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出发点最终也是目的地,修身成为君子,是影响了中国人两千多年的人格理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所在。

  因此,总书记在“三严三实”中,以“严以修身”开始,以“做人要实”落脚,对用权、律己、谋事、创业等重点提出要求,用心良苦,意义深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思考,深刻领会,努力践行,争取进步。

  以上是我对“三严三实”的根本,在修身为本,做人要实的理解。

  下面再谈今天的主题——“严以律己”。

  “严以律己”对于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对于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尤其重要,一些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没有做好这一点,最终触犯的法律,触犯了党纪,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受到严惩,值得我们深思,更要引以为戒。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对于党员,本来是一个基本要求,本无需特别说明,之所以专门反复强调,正是因为一些党员在掌握权力、尤其位高权重后,感觉自己凌驾于党纪国法之上了,忽视了“严以律己”,丢掉了反思与自省,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刚刚几位领导在发言中,对此已经讲得很充分了,我都赞同。我想从文化上再挖根源——之所以不能“严以律己”,还是因为不懂得修身自省,不懂得老实做人。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做人要“实实在在”,这里的“在在”是“处处”的意思,也就是每一处都要实。那么,怎么做到每一处都实呢,我理解至少要做到“六实”,即“忠实、诚实、务实、踏实、朴实、扎实”。

  第一,做人要忠实。《论语》中记载曾子的话“吾日三省吾身”,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就是曾参,孔子的得意门生,编《论语》著《大学》,上承孔子之道,下开思孟学派,承前启后,传播儒家思想,被后世尊为“宗圣”。就是这样一个人,懂得修身自省,懂得对事业尽忠职守、对朋友忠实守诺、对学问信念坚定不移。对照之下,不禁汗颜。我们在平常工作中,做为报社的干部,对下属,有时固执己见,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出现问题,往往文过饰非,总找客观原因,找别人的原因,而不知道反躬自省;对领导,有时明知事情原委,真理所在,却担心得罪领导,顾及领导面子,不敢仗义真言,或虚以委蛇,或唯唯诺诺。这些都是对事业对朋友对理想信念不够忠实的表现。通过学习、对照反思,这些问题,自己都或多或少存在,今日坦诚于心,共勉诸君。

上一篇:“六尺巷”是做人为官处事“一面镜” 下一篇:做人如拆字 字字有洞天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