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孝文化在家庭、工作及处世立身中的重要地位
分类:为人处事 热度:

  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一种文化。《礼记·儒行》郑玄注云:"儒之言,优也,和也,言能安人能服人也。"孔颖达疏曰:"又儒者濡也,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庄子·天下》在论及儒家时说:"以仁为恩,以人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这些都是说儒家学问及儒家中人都主张仁孝待人,谦虚礼让,不悖强力,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所以,真正的儒家从来都是经世致用的,真正的儒学都是生命的儒家、实践的儒家,是一个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学问。而儒家思想的中心观念或核心价值就是仁、义、礼、智、信、孝、悌、忠、诚、敬等,简单而言就是仁爱、诚敬、忠恕、孝悌、信义。据杨伯峻先生《论语泽注》统计:《论语》中"仁"字出现109次,"义"字出现24次,"礼"字出现74次,"知"(含"智")出现25次,"信"字出现38次,"孝"字出现19次,弟(含悌)出现4次,"忠"字出现18次,"恕"字出现2次,"恭"字出现13次,"敬"字出现21次。孔子在《论语·学而》中又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为与仁之本与!"这说明儒学的核心是"仁",而仁的思想是从事亲爱亲的"孝"、"悌"推导、引申出来的。孝悌是为仁的初始,是为仁的源宗,是为仁的根本。至于仁、义、礼、智、信、忠、恕、诚、敬等都是"孝悌"在工作、事业和社会上生活和实践的扩充和延伸。
  著名的大儒家冯友兰先生在北大燕南园住时,他的院落里有三棵松树,因此他的家叫"三松堂"。他自题堂联为:"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上联的意思是:我们解释古代经典,发展古代优良传统,是为了帮助现代化的生活,帮助中华民族实现新的历史使命。下联为《中庸》中的原话,意思是讲高明的境界都离不开日常的生活,崇高的理想都要在平凡的生活中实现。冯先生的这副对联说得多好啊!以"仁孝"为根本的儒家文化,从来都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它讲的都是修身律己、为人处世、做事做人的极平常日用的大学问。"阐旧邦以辅新命",它在我们所处的全球化、现代化、经济一体化的新时代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它强调的是家庭伦理、社会责任、工作道德、信用品性、人格信任,都是在现在这个信仰危机、信用危机时代十分重要的公共事务中的道德品格。认真学习和理解它,它能教会你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等一系列方法,它会增强你自我修养、自我反思、自我超越的能力,它会让你在这个社会和世界中"安身立命",为自己和他人建立"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业德。
  一、孝:人伦之根,仁爱之本
  孝是儒家文化的初始与源泉。《孝经·三才章》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圣治章》中也说:"天地之性人之贵,人之行莫大于孝。"为什么呢?因为孝是人伦之根。《孝经·开宗明义》中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的意义始于报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说孝是从父母养育,家庭伦理开始的。父母养育了自己,自己就要爱父母、孝敬父母。兄弟姐妹都是父母所生,所以要"悌",要爱他们。这说明,在成"人"之前,人畜无异,真正构成人畜差异的,就是一种情,一种亲情,一种叫"孝",或"孝悌"的亲情。古人说,天下之人,不孝不教。天下的人们中,不知道不懂得孝敬父母的人,不能教化啊!再看"教"字,其实也就是"孝文化"之意。所以儒、释、道三教在教化民众的过程中,都在倡导"孝道第一"。无教道不可以论其他。《梵冈经菩萨戒本》中说:"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于天下。"天下人的父母都是我的父母,人不能只孝这一辈子的父母,前生的父母,再前生,乃至七生、千万生的父母,都一样应该得到我们的尊敬爱戴。地藏菩萨的这种精神,才能真正叫"大孝于天下"。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无名万物之母","可以为天下母","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老子认为"慈"是母体天生的爱,"孝"则是子女自觉的反哺之情。这一切都不是人为规定的,而是天生的、自然的,所以才可贵。所以说"以道为母"。因此,吕洞宾也常告诫道士说:"孝悌忠信为四大支柱,不坚其柱而用心,椽瓦何能成得大厦?"道家的《文昌孝经》中也说:"孝治一身,一身斯立;孝治一家,一家斯顺;孝治一国,一国斯仁;孝治天下,天下斯升;孝事天地,天地斯成。"所以,儒释道都将"孝"推崇为修心求道、立身治世所必须遵行的第一大道,就是因为孝为人伦之根、仁爱之本。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五行》、《六德》中认为:仁、义、礼、智、圣为"五行",圣、智、仁、义、忠、信为"六德"。并对夫妇、父子、君臣三伦六位都做了详细规定,强调各行其职,对内讲仁德,对外讲义德,"父圣、子仁、夫智、妇信、君义、臣忠。圣生仁,智率信,义使忠,""仁内也,义外也"。"礼乐,共也。内立父、子、夫也,外立君、臣、妇也。"韩国儒学家安珦也认为:"圣人之道,不过日用伦理,为子当孝,为臣当忠;礼以齐家,信以交朋;修已必敬,立事必诚而已"(见台北东大图书公司《高丽儒学思想史》)。韩国儒学家李退溪也认为:"虽然孝为百行之原,一行有亏,则孝不得为纯孝矣。仁为万善之长,一善不备,则仁不得为全仁矣。""人有孝恩,百行之则。苟能竭力,未学谓学,"他们都认为"忠孝之外无事业"(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退溪书节要》)。这一切都在说,孝为人伦之根,仁爱之本。
  其实,真的人若无孝,你还能指望他对兄弟姐妹好,对单位领导尊重,对工作负责,对国家忠诚吗?做为一个人,只有他对父母孝敬,才有可能对兄弟姐妹仁爱,走到社会上,才可能对朋友信义,对工作认真负责,对领导尊重爱戴,对下属关爱体愠,对国家精诚报答。所以孔子才说:"夫孝,德之本也,敬之所由生也"(《孝经·开宗明义》),古人才说:"百行孝为先,百善孝为首"。
  二、孝的产生及其内涵、处延
  "孝"字最早见于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卜辞。而且"孝"字与"老"是有关的。"老",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里,是个龙钟的老人拄着根拐棍。到了西周的青铜器铭文上这老人又时常把拐棍扔在一边,换上个后生小子背着他,于是汉字里便多了个"孝"。"孝"最常用的意思,按中国最早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训》中说,是"善父母为孝"。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对"孝"也作了生动而准确的解释。"善父母者。以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所谓善事父母,是指物质奉养和精神奉养两个方面。大概青铜器铭文上那个背着老人腰也直不起来的儿子,便是榜样。
  但是,"善父母"的解释,似乎还不是"孝"字最初的意思。在甲骨文里,"老"字和"考"字有时是写成同一形状的,而"考"字后来专指死去的父辈祖辈,所以那行孝的后生小子身上背着的,也可能是自己已死的祖宗。因此"孝"字也与对祖先的崇拜或"追思祖先"有关。《诗经·小雅》的《谷风之什》里,有一首《楚茨》,是描写西周贵族祭祀祖先的盛大场面的。丰收之后,贵族们用洁净的牛羊肉供奉在祭庙里的祖宗神位时,写到:"先祖是皇,神保是飧,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意思是祖宗们晃晃悠悠地来到人间,接受祭司们献上的供品,而这些对祖先有一份难得"孝"心的贵族子孙,因此被告知将有神的赏赐:给他们大福,让他们万寿无疆。当祭祀正式开始时,诗中又写道:"工祝致告,徂赍孝孙:必芬孝祀,神嗜饮食。"这是说司仪宣布祭祀开始举行,祖宗便把福音传给主祭的贵族子孙,以"孝"为主旨的祭祀充满了芬芳,神就喜欢饮食这种馨香。《周颂》里的一首《闵予小子》是周成王告祭他祖父周文王,父亲周武王的诗歌,其中写到动情处,"於乎皇考,永世克孝"的感叹句。"皇考"自然是指成王已故的父祖,而那一辈子要尽的"孝"是指什么呢?想来大约是指上首诗《楚茨》里"孝孙"们举行"孝祀"来表示的那份对祖先的崇敬之心。《诗经》共三百零五篇,有十一篇里出现了"孝"字。这十一篇都属于《雅》、《颂》的范围,又均诞生于西周那个辉煌的时代,而它们的性质,则大都是祭祀祖先与为贵族祝福的献辞。这与西周青铜器上镌刻的诸如"用享孝于文且(祖)"、"其用享用于皇祖帝考"等等众多句式相似而又含有"孝"字的段落,正好相互印证,反映了殷商时代所没有的,出现于西周的"孝"的观念,最初更多地是用来表示子孙对祖先的一种崇拜意识。
  当然,"孝"在西周时代也有用作"待父母好"之类的意思。《诗经·小雅》里的《六月》,讲到周宣王时有一次举行庆祝战争胜利的宴会,应邀参加的来宾中,有一位名叫张仲的,又以"孝友"而著名。《尔雅》对此这样解释:"孝"是"善父母","友"是"善兄弟"。《尚书·酒诰》中,讲到殷商被西周灭掉之后,周武王的弟弟康叔受命去殷商故都管理前朝遗民,曾作过一个题为《酒诰》的报告,其中就告诫殷民要"用孝善厥父母",而莫学他们的末代君王纣贪杯奢侈。但从文献记载的总体来看,"孝"在当时表示对在世父母的奉养,远不如表示对祖先崇拜追思那么多见。直到东周春秋时代才有所改观。《左传》《论语》里,对生身父母的"孝"与对列祖列宗的"孝"不分轩轾,同样受到当时人们的推崇。孔子对"孝"最简洁的解释便是"无违"。当他的学生樊迟问"无违"二字怎样讲时,他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他其实也是从生死两端作解释的。
  孝这种观念最产生时更多地与祖先崇拜相关联,是有其现实意义的。尽管从逻辑上讲血缘关系的远近决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疏,但在上古蒙昧时代,具有人格意味的祖宗由于被视为保佑民族繁衍不绝的救星,其地位远比氏族成员的生身父母更高,更何况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存在着民族成员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现象。西周时代社会组织方面逐步出现了家族个别化的趋势,但政治组织方面仍遗留了氏族制的不少内容,因此为了维护贵族统治的形式,强调部落同宗民众在血缘上的联系,保存被统治者对祖宗神的敬畏,就显得十分迫切而需要。"孝"的观念--首先表示对同宗祖先的崇敬--就这样应运而生了。这以后随着个体家庭的诞生,单单强调对已逝同宗祖先的崇敬已不能维持人心的稳定,于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家们又标举出那本于人性的子女对父母之爱,上接流传已久的对祖先崇拜的心理。
  元代郭居敬编的《二十四孝》在国内外很流行,它和山西孝义版《二十四孝》中,都将舜孝父母感天动地的故事列为第一,叫《孝感动天》或《重华耕田》,"古代虞舜,姓姚,名重华,号虞氏。母早逝,父续妻,继母无情虐待,重华心胸开阔,从不记恨,每日勤耕田禾,获丰粮孝顺父母。孝心感动神灵,象耕田,鸟代种,粮丰食满,日久孝名流传。帝尧闻其贤,许二女为妻遂将天下让焉。在位时咨询四方,近贤任能,政通事治,名垂千秋。"当然,这有些神话传说的味道。但是,《尚书》、《尧典》、《史记》等历史文献中,对虞舜的事均有记载,《尚书》中说,虞舜二十岁时,便因为大孝而名天下。三十岁那年,当时的帝王唐尧向臣下问有否可用之人,四岳便一致推荐了他。《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述,他的生母早年亡故,瞎眼的父亲又娶了那愚鲁的继母,生了傲慢的弟弟象。父亲喜欢小儿子,常一发狠劲便要杀舜。一次让舜上粮仓顶干活,父亲居然在下边纵火烧仓谷,舜急中生智,拿了两只斗笠做凭借,像鸟儿张翅飞翔而才落地逃跑。后来父亲又让舜去打井,这回舜有所防范,打井时在一边井壁上挖了通向别的井洞的通道。果然,井打到深处,瞎眼老头便同小儿子把井填实,好在已备一通道,才免过灾难。尽管这样,当父母需要他时,他又很快回到他们的身边。唐尧提拔虞舜之后,又"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见其外"。
  由此而言,孝文化含有以下这些内涵。第一:祭祀祖先,承袭祖先之德。《礼记·祭统》中说:"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祭祀,是用以追念养育之恩,发扬孝道的。《礼记·檀马》中又说:"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强调发自内心的恭敬比表面的礼节要重要的多。《大戴礼记·曾子立孝》中讲:"尽力而有礼,庄敬而安之。"也是强调尽力侍奉胜于繁杂礼节,只有发自内心的对祖先父母的庄严恭敬才能使他们和自己感到安乐。所以,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孝道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由此可见,"礼"也是从"孝"引申、扩张而来的。第二,赡养父母,尊敬父母。《孟子·离娄下》中说:"世俗所谓不孝者有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孝经·纪孝行章》中也说:"孝子之事,亲也,尽则致其敬,善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这才能称之为:"君子之孝,忠爱以敬"(《大戴礼记·曾子大孝》)。《礼记·祭义》中也告诉我们,"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但一般人总是很难做到,所以曾子说:"善可能,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久为难;久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没,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能终也"(《大戴礼记·曾子大孝》)。所以《论语·为政》中说:"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第三,事亲以礼,不自取其辱,不轻生毁己,以免危及父母。《礼记·祭义》中说:"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大戴礼记·曾子大孝》中说:"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论语·为政》中说:"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古人也讲:"有使父母坐卧不安,心絮杂乱者,大为不孝也。"第四,自尊自爱,不让父母担惊受怕。《吕氏春秋》卷十四《孝行》中说:"曾子曰:父母生之,子弗敢杀;父母置之,子弗敢废;父母全之,子弗敢阙。故舟而不游,道而不终能全肢体,以守宗庙,可谓孝矣。"《大戴礼记·曾子大孝》中讲得更清楚,"君子一举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一举足,不能忘父母,故道而不径,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也;一出言,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及于己,然后不辱其身,不忧其亲,则可谓为孝。"第五,继承父母之志,光宗耀祖。《论语·学而》中说:"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唐朝白居易也说:"继父志,扬祖德,此诚孝子顺孙之道也"(见《白氏长庆集》卷二十四《碑铭并序》》)。所以,当大史公司马迁接受了病重中父亲的嘱托,去完成《史记》时,他父亲司马谈放心地说:"所谓孝,始于事亲,接后是事君,最后必能使自己扬名后世。扬名后世,以显父母,这是孝之大者。你记着我的话吧"!第六:遵循正道,从义不从父,从道从不亲。《荀子·子道》中说:""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但面对"从义"和"从父"、"从义"和"从亲"的矛盾时,也要讲究方法方式,《论语·里仁》中说:"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从义,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告诉我们,当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当他们不接收自己的劝说时,也应该仍然保持恭敬的态度,这就叫"劳而不怨。"汉代郑玄也说:"父母有过,不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悦则复谏"(见《 篡图互注礼记》卷八《郊特性第十一》),告诉我们劝说父母时,要用谦恭的口气,和悦的脸色,轻柔的声音,父母还是不听劝说时,就尊重他们,孝敬他们,等到他们高兴了再劝说。《孝经·谏净章》中还说:"父有争子,则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做儿女的应该不增父母之累,不陷父母不义,不添父母之忧。但是,这个"不陷父不义",是说你既不能为了自己获利,让父母去犯错误,晚节不保,也不能眼看父母做错了事,还不诤。这都是不孝不义。但是,你在提议劝说父母时都讲究方式方法,不能破坏父母的形象,让他伤心让他不安。"
  孔子的学生子有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论语·学而》)。这说明儒家仁的思想是从爱亲引申出来的,也就是从孝悌引导出来的,孝是仁的根本,"忠""恕"都是从"孝"延伸扩充出来的。宋代朱熹说:"尽已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也就是说尽自己的心是忠,用自己的心推及他人就是恕。有人说"中心为忠","如心为恕","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说的都是"恕"。"信"也是由"孝"延伸扩充而来的。孔子的学生曾参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对父母的仁爱是孝,对兄弟姐妹的仁爱是"悌",对朋友的仁爱是"信","推己及人","推己达人"就是"恕"。"忠"则是将"孝"由家推而广之在"国"里。国不过是家的放大形式。"事君事长"都是从家庭训练"事兄事父"从中得到的。(《礼记·祭义》)中说:"事君不忠非孝也。"《祭统》中也说:"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也"。由此可见,称孝为忠或移忠为孝,二者成为中华传统道德价值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因素。所以,孔子的学生有若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论语·学而》),意思是说:一个人孝敬自己的父母,敬爱自己的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一个人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作乱,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工作,根本建立了,"道"也就有了。
  由"孝"及"忠",以忠、孝为核心的道德价值再往下发展,便是道德价值的系统化了,即"五伦"与"三纲"。"五伦"指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五伦"要求儿子对父亲要尽孝,弟弟对兄长要尊敬,妻子对丈夫要贞节,臣子对皇帝要尽忠,朋友之间要讲信用,虽然在这五伦的关系中,表面上看是相互的,具有道德价值的相对性,如"君不敬,则臣不忠","父子不慈,则子不孝"等,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其内容则有时被歪曲,片面强调单方面的忠、孝和敬爱,由此发展为具有正统权威性的"三纲"。
  因此而言,儒家中心观念和核心价值中所讲的仁、义、礼、智、信以及忠、恕、悌、诚、敬等,都是"孝"在更大范围内的自然扩大和推导延伸。在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安身立命中,"孝"的确是"由小看大,从八岁看八十,"十分重要。所以《孝经·开宗明义》中才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所以孔子才把孝分了三个阶段或三个层次。《论语·学而》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早期是事奉父母、兄弟友悌。就是对父母要孝,对兄弟要悌,要先与自己的父母、兄弟等亲人把关系处好,这是第一个层次;中期是进入社会做事的时期,要以孝心对待工作,对待上级,包括对待国君,如果一个人言语谨慎,笃诚守信,用爱亲人的心去博爱众人,还去亲近有仁德的人,他就能为社会做更多的事,走的更远。这是第二个层次。最后第三个层次就是要做出成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必须"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达到这三个层次的人,自然"老者安之,朋友信之,贤者怀之"(《论语·公冶长》)。自然,这样的人就是了不起的人了。
  三、孝在新时代的新需求:感恩观、义利观、责任观和忠诚观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经济全球化、世界全球化、网络文化肆意横行是其显著的特点。在这个时代里,物质主义、拜金主义、权力拜教物和特权思想正在日益成为社会的毒瘤,吞噬着人们特别是"80后"、"90后"的心灵,中华民族及人类数千年里形成的精神系统、信念信仰、伦理生活秩序、价值观念等等正在日益被侵蚀。面对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双重挑战,必须建立新的现代家庭文化伦理、现代工作伦理、公务员伦理、商业伦理和企业文化伦理。而这些家庭、工作及社会伦理文化的建构,必须要借鉴中华民族以孝文化为核心价值的儒家伦理精神,也就是必须建构在新时代下新需求的感恩观、义利观、责任观和忠诚观。
  1、感恩观
  中华民族从来就是一个懂得感恩的民族。每年正月初一过大年,第一件事就祭天祭地祭祖先,第二件事是给父母长辈拜大年,第三件事是走亲串户给亲戚朋友拜年,都是教人们不要忘本,要感恩。"感"字是"咸"下面一个心,即全部的心,而"恩"字则是"因"下面一个心,即心的来头。祭天祭地就是感恩大自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孔子讲"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老百姓也懂"头上三尺有神明",都是告诉人们以诚敬之心感谢天地及大自然;祭祖先就是要感恩祖辈先贤,古人讲儿孙福自祖德来。一个人做了大官发了大财不是自己的能耐,而是祖宗阴德。祖宗是快乐的源头,是财富的源头,是显贵的源头;给父母长辈拜大年是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生在现时代的青年人,更应该懂得感恩,要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众人的恩惠,感谢国家的恩惠。没有父母的养育,没有师长的教诲,没有国家的爱护,我们何以能立于天地之间?感恩不但是美德,而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我们要对自己拥有的一份工作心怀感激,对领导和同事心怀感激。"感激能带来更多值得感激的事情,"这是宇宙中一条永恒的法则。只要你带着一种从容、坦然、喜悦的感恩心情去对待每一个人,对待自己每天的工作,你就感到世界整个地变了,你的个人魅力也增强了,神奇的力量之门也被开启了,无穷的智能也被发掘出来,你会获得一个又一个大的成功。
  2、义利观
  人的"孝"走出家庭,走向大社会,面对朋友、工作、单位、社会和国家,就变为"义"的范畴了。不管你有多大的"欲",不管对你有多大的"利",但只要是"不义"的,你绝对不能去拿,必要时还要"舍身取义"、"舍生取义"。这就是中国古人的义利观。宋人胡瑗《周易口义·说卦》中说:"义者,行而宜之,合于道则谓义。"《孟子·离娄上》中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还深刻地指出:"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亲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末之有也"(《孟子·告子下》)。所以清人王夫之说:"立人之道日义,生人之用日利。出义入利,人道不立;出利入义,人用不义"(见《尚书引义》卷二)。但是,做为一个人,应该是"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应该见利思义,由义取利,以义创利,舍利取义,甚至舍生取义。在现代社会中,正确的义利观也是必须在维护正义的前提下获取个人合法利益。现代人的义利观更多强调的是平等精神、自由精神、民主精神、法治精神、人权意识、公民意识,但古今不变的法则是"先义后利"、"以义制欲"、"以义制利"。达到宜义之利则取,不宜之利则弗取。
  3、责任观
  但凡是孝子,都是有担当的人。因为孝心就是责任感,承担责任就是认为只要合乎"义",就是有风险我也要去担当。这是做人的本分。所以说至孝至诚的人更勇于挑战自我,更勇于承担责任。所以说,责任感的形成就是从"孝"开始培养的。古人称地方官的为"父母官"。今人不懂,说地方官的应该是"人民公仆",却叫"父母官",这是封建思想。其实错了。"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讲的就是父母看到孩子生病时那种担忧,告诉我们做地方官的,只有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像关心自己生病的孩子一样,才能称得上"父母官"这个称谓。"人民公仆"的境界那能比得上"父母唯其疾之忧"的境界啊!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人不管你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心中常有责任感,敬重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表现出忠于职守,尽心尽责的精神。每个人都应该有担当,肩负起责任,对工作、对家庭、对亲人、对朋友都要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社会学家戴维斯说:"放弃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己在这个中更好的生存机会。"实际上人只有担负起这样或那样的责任,他才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有所发展。责任感与责任不同,责任是指对任务的一种负责和承担,而责任感则是一个人对待工作,对待亲人和朋友,对待上级和领导,对待单位和社会的一种态度。责任感是发自内心的,而责任是外在强加给你的,差别很大。
  4、忠诚观
  《论语·卫灵公》中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古人都是"反求诸己,"而不是"反求诸人。"都是多从自己身上反省、寻找原因。所以,古人对"忠"、"敬"、"诚"、"信"看得很重,"忠,敬也,尽心日忠"(许慎《说文解家》),"忠,就是敬自家这个心"(《朱子语类》卷六),"诚心以为人谋谓之忠"(刘宝楠《论语正义·学而》)。《中庸》里也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敬"即严肃认真,"忠"即忠于职守,"信"则真诚信实,都不是君子之私德,而应该是公共事务中的工作伦理和人格品性。但是,现代的社会真的是有病了,人的自私、贪欲、急功近利,导致病已疯狂地渗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开始颠覆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价值伦理。诚信者吃亏,失信者得利。老实人吃大亏,聪明者获大利。使人们对家庭、对单位、对国家严重缺乏忠诚。越来越多的人在诚信忠恕面前变得犹豫不决甚至冷漠麻木时,更影响了人们对诚信道德标准的感知、判断,从而严重冲击着社会责任伦理观的底线。忠诚是一种职业生存方式,是人在社会中最值得重视的美德。它要求人应该尽心尽力,忠贞不贰,坚守正道。它包括忠诚精神、奉献精神、爱国精神、敬业精神等等,它的对象是家庭、单位、社会、国家、民族以及正义的事业,而不是有权势有财富的个人,这些却都是在这个社会最最缺失的。因此,现代社会更应该大力弘扬忠诚观,"诚信的约束不是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这样看来,建设诚信社会,需要来自制度力量的刚性约束,更需要来自自身道德力量的滋润强化。
  2010年7月20日于山西孝义市

上一篇:赵士林:以儒做人 爱满天下 下一篇:春秋第一相管仲:做事出格善始善终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