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尧:中国核物理先驱
分类:为人处事 热度:

赵忠尧:中国核物理先驱

赵忠尧正在伏案工作。(资料照片)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升腾的蘑菇云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土崩瓦解,当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

浩瀚的太平洋中,有一个叫做比基尼的小岛,1946年6月30日,美国一颗原子弹在这里试爆。巨大的冲击波、强烈的光辐射席卷全岛。

一个中国人现场目睹了这一幕。他泪盈双目,焦灼难安,他低头叩问:中国何时才能拥有第一颗原子弹?自此,这位叫赵忠尧的绍兴诸暨人,勇敢地用自己瘦小的身躯,扛起了中国核物理的希望。

再度出国追逐原子梦

赵忠尧塑像有三座,一座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两座在诸暨中学。

2002年,赵忠尧百年诞辰,诸暨中学在校史馆内辟出两间房子,作为赵忠尧纪念馆。杨振宁和李政道,这两位获得诺贝尔奖的杰出华人科学家,执弟子之礼,一个题写馆名,一个书写塑像碑文。

赵忠尧最早与核结缘,是在他第一次出国期间。彼时的中国,积贫积弱,而大洋彼岸,科学发展如火如荼。在担任清华大学教员期间,赵忠尧深感国内的科学研究水平和西方的巨大差距,再不加快速度赶上,中国将永远落后,他不能等。

1927年夏,赵忠尧自费出国。临行前他放心不下70岁高龄的母亲,经朋友介绍,与郑毓英女士结婚,叮嘱其照顾好母亲。

远渡重洋,赵忠尧进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深造,师从著名物理学家、192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密立根教授。上午上课,下午准备仪器,晚上通宵采集实验数据是他学习的常态。

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让赵忠尧感兴奋,他如饥似渴,希望能全部装入脑海。然而,1931年,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东北很快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沦陷。看到消息时,赵忠尧正在由德国前往英国的途中。原打算专心于教学与科研的他心中久久难以平静。国难当头,他决心迅速回国,探索救国之路。陷入战争阴霾下的中国,风雨飘摇,从北平到长沙再到昆明,赵忠尧没有停止教研工作,多尽一份力,多培养一个人才,中国就多一份希望。

1946年,美国在比基尼岛试爆原子弹,赵忠尧受邀观摩。爆炸成功的那一刻,他心情复杂:中国何时能够造出第一枚原子弹?

要造原子弹,必须要有加速器,但当时一台 完整的加速器要40万美元以上。在经费极为有限的情况下,赵忠尧决定再次出国,自己购买零件组装。赵忠尧辗转于美国各大研究机构,为了弄清有关加速器制造的技术资料和零件参数,那段时间,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6个小时以上。有人笑他是“傻瓜”,研究加速器徒耗心力,但赵忠尧不为所动。

舍身守卫核物理希望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曾说:“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这句话用在赵忠尧身上再恰当不过。

在美四年,他耗尽心力定制的加速器部件完成了,核物理实验器材也准备完毕。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大洋彼岸,赵忠尧马上着手回国。从那天到1950年初,中美之间短暂的通航时期,是带回器材唯一的窗口期。赵忠尧联系托运,加紧打包。无奈这一举动还是被美国联邦调查局盯上了,他们野蛮开箱检查,四套完整的供核物理实验用的电子学线路被扣下,赵忠尧倍感痛心和悲愤。

是时,回国只有取道香港。5个月的焦急等待后,赵忠尧终于获得过境签证。

1950年8月29日,美国“威尔逊总统号”轮船即将启航,一伙美国特工登船搜查,赵忠尧最宝贵的东西——一批公开出版的物理书籍和期刊被扣留。尽管痛惜,但能脱身,已是万幸。怎知9月12日,轮船经过日本横滨时,一只快艇飞速而来,一队美国宪兵随即登船,赵忠尧被驻日美军扣留。他仓促之间写下一张纸条“在日本有事,暂不能回国”,托人捎给家中妻女。

小小的审讯室里,美方软硬兼施。赵忠尧清晰地记得,有一天,他被要求面壁站立,随后便听到了身后拉枪栓、子弹上膛的声音,赵忠尧不为所动。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发来急电:“望兄来台共事,以防不测。”赵忠尧却回电说:“我回大陆之意已决!”1950年11月28日,冲破重重阻挠的赵忠尧终于回到祖国,并带回了30箱器材。

时间回拨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平沦陷。一个瘦小的身影,逆奔逃的人群而行,他的目的地,是清华实验室,那里还存放着50毫克镭。镭,是制造原子弹的重要原料之一,落入日军手里后果不堪设想。

上一篇:不忘“军装绿”,无悔“警服蓝”!变的是身份 下一篇:淮南寿县:以青春的名义决战脱贫攻坚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