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伤心日记惹争议(2)
分类:伤感日志 热度:

父母的认同感是人内心最重要的支撑:父亲坚实的肩膀,是生命中一座巍峨的大山,累了可以倚靠;母亲温柔的怀抱,是人生旅途温暖的港湾,累了可以停泊。尤其是初中以前,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睡前共读一本故事书,携手走进白雪公主的世界;春暖花开时走进大自然,看一只蚂蚱自由地蹦来蹦去,听一朵花开的声音,一起享受给对方带来的快乐,既能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也能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爱的储蓄,会让彼此一生受用无穷。

既为人父母,就要负起养育孩子的责任。上班时为事业打拼,必须不遗余力;回家后陪伴家人,更应全心全意。孩子是人生最重要的作品,家长要屏蔽掉一切干扰,将温暖的目光投向孩子,像艺术家一样虔诚,舍得时间,扑下身子,精心、用心、耐心、细心,一点一点把璞玉雕琢成天使,切不可三心二意。累并快乐着,陪伴孩子成长的日子也是最值得怀念的时光。

滚蛋吧,手机君!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原来,我们只会“我爱你” □三耳秀才

讲故事,还捶背……小学生给了妈妈一份爱,妈妈“脸上没有一丝笑容”。黄岩区东城街道中心小学二年级某学生将此“伤心”倾诉到日记上,引起哗然一片:这妈妈怎么这么个熊样?

不能只看小学生的日记。为了避免偏颇,我来代拟一份妈妈的辩护词吧!

“这熊孩,一点不省心,小时候,一次夜里感冒发高烧,害得我半夜抱着往医院跑……哎,养这个孩子,真不顺心呀!现在倒好,还没长大,倒说起妈妈的不是来了!”

“这孩子有点懂事了,知道给妈妈捶捶背。这当然是好的。我很受用,内心欢喜。跟孩子,至于要说感谢吗?亲人之间还谢来谢去,这不假吗?!”

如此,我们对妈妈是不是多了一些理解呢?两边都理解,那问题在哪里呢?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手机。手机当然是个问题。问题是,如果世上真没了手机,两代之间,这样的问题就不存在吗?当然仍然存在。所以,在我看来,小学生的这则日记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照出本相来,那便是:原来,我们只会“我爱你”。因为只会,所以,当“你爱我”时,我就呆了,无动于衷,偶尔我也想着应和一下,却又不知所措了。这就是中国特色的亲情状态。

爱字的繁体,中间有个“心”,有心就是爱吗?不是的。爱还得有行动,有行动就成全了爱吗?不是的。爱,最关键的是——我爱你,你也爱我,你我之间的爱,是情感能量的双向流动。当然,这里的爱不仅仅是男女之间的爱,而且还涵盖了亲人、社会人之间的博爱。以爱情领域为例吧,如果只发于一心,那便是单相思,如果熬不住相思,单方面采取行动,那就是干扰,就是骚扰,甚至会是犯罪。当然,如果拓展到爱的其他领域,比如亲人之间,一方发出爱的能量,另一方无视,或者假装没看见,这便是我所说的“我爱你你却在看手机”现象了。

出了这现象,咋看咋整?

从家教角度讲,问题当然在监护人——也即妈妈这里。当然这里的妈妈是监护人的代表。监护人有什么问题?概括来说,关心孩子吃穿的多,关心孩子成长的少;关心孩子学习的多,关心孩子精神的少。大人们高高在上,小孩被迫接受教育。现在的家教形态多是业余态,也可称之为“原生态教育”。——越野蛮越生长,原生态教育也是成功的一面呦!此处我就不拓展解释了。如果要送一句话给那位妈妈,我想说的就是:换位思考。有了换位意识,当小孩来关心你时,至少你得发自内心地感谢,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从文化角度来讲,咱们的文化很“含蓄”。咱们讲内敛,崇尚含而不露一家人不讲两家话——其实就是不讲客气话。凡此种种,皆是我们一代又一代重复的“潜意识”、一代又一代应遵循的“潜规则”。收藏家马未都养儿子,养大了些时,马未都想和儿子拥抱一下以示亲热,在中国文化环境长大的儿子,毫不客气冲爸爸嚷道:少来这一套。当然,在咱们中国人的内心最深处,自然希望亲情不能仅仅贮存在内心的,还得表达,还得温和地表达和甜蜜地回馈。看了现状看趋势,沿着人类发展和文化走向,我们在亲情表达上,无疑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

是时候了,我们要行动起来。如何行动?我还是那四个字:换位思考。

是的,换位思考是人心之间最短的路径。

对了,换位思考是人心之间最便捷的旅行。

手机不是毒药

二年级小学生关于“手机与妈妈”的日记很短,读罢之后的“余音”却很长,长到居然延伸出了一出今古奇谈——

上一篇:厥后居上 弦在箭上:2016阜阳网络春晚群星璀璨 下一篇:小学生日记:给妈妈捶背时她一直看手机 我很伤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