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习近平引用的古典名句·民本篇(3)
分类:名言警句 热度:

  镜子不会说谎,总是忠实地反映出美丑。同样不会说谎的,是群众的眼睛和话语。政策合乎实际、民众安居乐业,人民不会违心批评;反之,民众也不会粉饰。即使能用一些手段“防民之口”,人民依然会用“道路以目”的方式表达抗议。同样,民众最了解政策的好坏。对干部来说,这是警醒,更是鞭策——自己说好不算好,民众说好才是真的好。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

  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习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月7日)

  典出:明·张居正《答福建巡抚耿楚侗》

  原文:同引用

  释义:治国理政的要害,莫过于使民安定;使民安定的要处,则在于体察他们的疾苦。

  农耕时代,“流民”不仅会影响经济、影响民生,而且会带来政治动荡。因此,“安民”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如何能让民安?张居正说,要体察他们的疾苦。隐含的后半句,是给人民解决令他们疾苦的问题。但这种“察其疾苦”不能流于“来了看看、慰问两句、送点东西”的形式主义花架子,而是真正地考察使民众疾苦的问题,想出对策,解决问题。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

  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

  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

  地方全靠一官。

  ——习近平在同菏泽市及各县区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年11月27日)

  典出:河南南阳内乡县衙对联

  原文:同引用

  释义:这首封建时代官吏所写的对联,生动写出了地方官的定位与责任。对官吏来说,虽然名为“父母官”,但百姓才是官吏真正的“衣食父母”。同时,“郡县治,天下安”,地方官承担着中国最基层治理的重任。在习总书记心中,像焦裕禄那样,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才算是尽到了责任,才能“遂了平生意”。在任上为百姓真正做实事、造福一方,才是每个基层干部应当追求的目标。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习近平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上的讲话(2014年1月20日)

  典出:清·万斯大《周官辨非》

  原文:圣人之治天下,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释义:圣人治理天下所用之道,但凡是于民有利的事情,一丝一发也要推行;于民有害之事,一毫一末也必须革除。

  群众生活无小事。水价上调一分、公交涨价一毛,或是办证不用来回跑、少一道审批手续,对民众来说都是影响极大的事情。习近平引用这句话,其意也在于告诫党员干部,不要放过与群众有关的任何细节。每一分错误,在群众那里都会加倍负担;每一分改进,也都会具备乘数效应。

  (本版整理、释义:申孟哲) 

上一篇:习近平十大反腐警句: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下一篇:知古鉴今以典说新 习近平用成语名句诠释“一带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