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新闻交流15周年两岸记者在线访谈(实录)(2)
分类:名言警句 热度:

  我自己从事新闻工作35年,但是在刚刚丽青提到的1987年之前,我只见过一位大陆的新闻工作者,就是1986年8月在纽约。我当时担任《中国时报》驻纽约特派员,见到了中新社纽约分社的社长偖有钧先生。但是,有时候秘密是很神奇的,1987年,刚刚丽青谈到,台湾开放“报禁”,“党禁”,台湾也开放探亲,整个形势在变动。报社把我调回台北担任《中国时报》总编辑,我开始接触两岸新闻的交流。譬如我们先成立“探亲班”,在俞雨霖先生的主持之下,四、五十万封信要寻亲的,我就知道媒体应该在两岸多做一些事。我们接着开始派记者到大陆来采访,我自己也在1990年9月24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当时国家主席杨尚昆的接见,会同我们四个记者对他做了一个专访。

  范丽青:对,当时你那个专访在《中国时报》登出来以后非常的轰动,当时台湾媒体第一次采访中国国家主席。

  黄肇松:而且这好像也是他一生惟一一次接受记者的访问,重要性以后有机会再来说明一下。

  1991年夏天7月,我到了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去访问省的领导人,就是沿海,跟台湾比较接近的省份,但是最重要的一课,就是刚刚他们两位都提到的,1991年8月12号,范丽青和郭伟峰先生到台湾来访问。我们《中国时报》为什么跟这个事有关?因为我们受托,他们要来采访“闽狮渔事件”的新闻,我们受托协助邀请,同时协助安排入台的事宜。我用四个字形容吧——“破冰之旅”,这是就新闻交流来讲的,因为以前没机会见面,大陆记者也没机会到台湾来采访,你们两位做了一次,具体实现了两岸新闻交流的双向化,以前是单向的。我印象很深刻,当时我代表报社到机场欢迎他们两位。

  到了机舱口,握着他们俩的手,我感觉没有距离。以前距离是很遥远的,我以前感觉,我从纽约常常出差回台北要坐二十几个小时的飞机,我感觉很近,北京很远,为什么?去不了。所以很多距离是人为的因素把它设定的。没有距离的这张照片,我握着他们两位的手,在全世界很多报纸,包括《纽约时报》,包括日本销路一千万份的《读卖新闻》都登了。我记得《纽约时报》当时有一个照片说明,就说最后他们终于见面了。这种感觉不是我一个人,刚刚丽青跟伟峰都提到,短短从机舱口到海关三、四百公尺的距离,平常大概走路四、五分钟,他们走了一个多小时,一百多个,将近两百个记者,将他们围的寸步难行,最后他们终于突破重围,开始执行他们的采访任务。

  不过在那10天里面,我相信不管是采访者,还是被采访者,已经分不清楚了,也可以讲伟峰跟丽青他们俩人,包括《中国时报》记者,包括像俞雨霖……这些朋友在内,共同写下了两岸新闻交流的一个新的篇章。你说这个事情重不重要?

  郭伟峰:俞雨霖先生,我们在台湾应该是12天吧?

  范丽青:他号称“地陪”,“全陪”。

  郭伟峰:大量的台湾的朋友,特别是一些民众,非常热情,要跟我们表达很多想法,要跟我们接触,但是因为我们实在没有太多时间,所以,所有的电话一到晚上,全部转到俞雨霖先生的房间里了,感受是很深的。

  请俞雨霖讲讲。

  俞雨霖:我觉得,咱们今天要回顾的15年前的8月12号,它是一个历史上两岸关系,或者两岸新闻交流历史上很重要的时刻。为什么呢?因为我深深觉得历史,尤其是两岸关系的历史,它有很多的偶然性,但是也有一种必然性。在那一天,当我们在机场接待到范丽青跟郭伟峰,也是大陆首批媒体记者到台湾采访的时候,我深深地觉得,因为第一步踏出来了,这是两岸关系很重要的一步。这一步的话,我们由后来的发展可以看到,两岸关系开启了新的一页。

  我们在接待的过程中,因为刚才主持人也提到,我是“全陪”,也就是日日夜夜的陪,可以说那时蛮辛苦的,但是也很有感触。在那几天的时间里,当我陪着他们两位到台湾各地去采访的时候,你想象不到的,包括伟峰先生、丽青小姐,连我们都没有想到,台湾的民众是那么地欢迎他们,争相跟他们照相,而且在沿街走路的时候,立刻有人认出他们,要跟他们握手。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两岸人民之间事实上是水乳交融的,距离是很短的。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其间在两岸新闻交流,或者是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上,有很多磕磕碰碰的事情,但是实质上透过新闻交流而营造出来两岸之间、民众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没有距离的。我想这是我们在15年前8月12号那一天,我们相聚的12天所感受到的。尤其是我作为一个“地陪”,所感觉到的就是这么一个很明确的方向。在未来的两岸关系上,在人民之间感情的交流上,它可以显现出很正面的一个发展的基础,我想这是我比较简单的想法。

上一篇:“老呂”和他的106座蘑菇大棚的故事 下一篇:2021广东省考申论写作素材:名言警句积累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