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伟随笔: 上海格言有点儿“黑”
分类:名人名言 热度:

上海李大伟教育专注中小学课程辅导22年

李大伟

上海李大伟教育创始人

上海作家协会会员

《新民晚报》专栏作家

出版多部作品

上海格言有点儿“黑”

“一句闲话”!全国人民都知道,这是上海人的口头禅。

在上海,受人之托,若有五分把握,面有难色:“蛮难格”。七分把握:“试试看”。哪怕九分把握,也是预防针打在前面:“万一不行,侬不要骂我哦”。上海人的行事准则:满口饭好吃,满口话勿好讲。哪怕无悬念,也要预告风险。上海濒海,深知“不测风云”,风险防范第一,丑话说在前面。凡托上海人办事,受托者冷静倾听,附上一句话:“不一定好办”,北方人不解:“没有办怎么知道不太好办呢?”一点儿不热心!只有十分把握,上海人才会拍胸脯:“一句闲话”。这就是上海人的为人处世。

旧上海行业同仁,一周一次聚会,地点一般在市中心的茶楼里,喝茶叙旧的同时,交流行情谈生意,只需“一句闲话”,没有合同。茶楼同行聚会,就是行业圈子,倘若失信,在圈子里传开,你就别混了。讲闲话不算数?坍台!什么台?——平台!就像日本相扑,推下台去;斗蟋蟀,撬出盆外。生意是产业链,也是信用链,环环相扣,一环脱落,全盘皆输。所以生意人最讲究信用,它构成了人品基本面,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害人害己。

“一句闲话”,在上海妇孺皆知它的出处:十六铺削莱阳梨的杜月笙。

还有一句名言,上了岁数的上海人民都知道:“人生下好三碗面——手面、情面、场面”。手面就是手掌摊得开,摊开就是撒钱。攥着不放,勒煞吊死,属于“钞票捻不开”朋友,“钞票陪伊睏棺材”,坊间形容:一分钱看得比圆台面还要大。还有一句更促狭:“一分钱夹在屁眼里,踹三脚哈不来”。哈:上海的苏北话:坠落。急人所难,这叫情面。舍财助人,自然朋友多,路路通,兜得转,一呼百应,这就叫场面。能够下好这三碗面的人,人人敬仰,社区级称“码子”,社会级叫“大亨”了,朋友间就是大哥了。三碗面也源自杜月笙。

上海人的处世格言,多出自底层“杜月笙们”,游笔至此,忽然想起上海史,屏不牢要“拉讲”。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的进口贸易占全国的80%以上,出口货物占一半以上,上海是外贸中心。因为贸易,需要银行结算,外国驻华银行80%在上海,总部几乎都在上海,上海又是金融中心。1933年,上海的民族工业资本占全国的40%,上海还是工业中心。北京出学问,上海出作家,比如鲁迅、巴金、矛盾。出版界的对峙双峰: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诞生于上海。电影大多数出品于上海,国内三大报纸:《申报》《新闻报》与《大公报》,发行量最大的前二位均在上海,上海也是全国三大高校密集区之一,上海还是文化中心,权重高于北京。也就是说,中国最有钞票、最有知识的牛人们多荟萃上海。但在市井生活中,无人引用他们的一字半句。一个上海人若要在灶披间,一边烧菜一边引用名人名言,旁人就知道他要说大话了、要说假话了,孔乙己要拗造型了,显摆茴字的六种写法了。因为名流与百姓分属两个阶层,他们的警句,对底层社会没有指导意义。上海人的格言世故而实用,往往源自底层社会“杜月笙们”的口头禅。“收人钱财,替人消灾”是上海人的“信托”格言,仔细想想,像不像收保护费的黑话?“好汉不挡财路”,好汉就是道上朋友。“见者有份”,还原它的滋生场景:路有拾遗,被人瞥见,只能“见者有份”,否则就有“放喇叭”、“爆忒侬”的风险,这里的分享,出于无奈,近似分赃。生意人间的术语:“搂笆”,就是先合作后分享,“搂笆”就是切口,切口就是黑话。所以,新近上海人的“锉人”段子,字词近俚而不雅驯:“远看是丽娜,近看是阿奶,原来是册那”,一不小心,册那就出来了。

对于知识,上海人的态度:“不识字不要紧,不识人头要吃苦头”。对待读书人,有些不屑:“噢,嘎樑”(沪语:横梁,暗喻眼镜),上海段子里最近出现最讨厌的“三种人”:黑狗白狼眼镜蛇,后两者都是读书人。读头(独头独脑,只认死理,不通人情世故的“一根筋”),他只认逻辑,“李大伟走在黑板上”,逻辑是通的,但行不通,书独头会运用逻辑跟你争的面红耳赤,缠不清、累死你,牛肉拉面变“牛拉面”。所以独头又叫堵头,讲不通。所以上海人敬称不通文墨的杜月笙曰:“先生”。

上一篇:公民道德新格言征集大赛 下一篇:2017年最新关于远大抱负的名人名言大全 志向远大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