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高翊峰、伊格言:台湾的科幻文学是什么(2)
分类:名人名言 热度:

“应该说,我天生就对极端的问题——人的组成部分中究竟灵魂的部分占多少、肉体的部分占多少、灵魂和肉体是可以二分的吗、人是什么等等很感兴趣。《噬梦人》主要聚焦在‘人是什么’这个问题上。”

在伊格言看来,梦是最幽深神秘的领域——有朝一日,当梦用以监视、用以控制、用以镇压、用以殖民。当这些技术与人对自我或他人的改造产生连结时——在某些时刻,人自我凌迟。在另一些时刻,外在环境则凌迟个人。

也有人说,《噬梦人》缜密的逻辑堪比一部推理小说。其实为了构思和写作,伊格言前后做了8万字的笔记,他有点嘚瑟地说:“都可以单独出版一本书了。”

而之所以会写这么多笔记,是因为这个构架的故事体量庞大,稍不注意,便会“前后矛盾”。伊格言还专门制作了一份小说“年表”,也因此长了很多白头发。

专访|高翊峰、伊格言:台湾的科幻文学是什么

伊格言。摄影 小路

比如,有个科技在年表中是2150年完成。但小说写到后段,写到2140年某事件时,却可能会不小心写成“该科技已经完成”。“要花时间去一一核对,避免发生这样的错误。”

“我往后的创作,就长篇而言可能就有两条线,一条是《噬梦人》系列,一条是关注社会议题的。《噬梦人》是一部科幻小说,但我在创作时不会刻意去想科幻是什么、应该怎么样,就是想把作品写好。”伊格言如是说。

迥异于本格派科幻文学的作品

近年来,中国科幻作品《三体》等连续获得国际奖项或被提名,华语原创科幻文学作品日渐受到人们追捧与关注。高翊峰称,来到上海后,他能感受到沪上文坛对科幻文学的讨论热情。“台北好像没有那么热烈,这或许是两地对于类型小说的差异。”

“现在兴起了‘科幻文学热’,我想或许可以把科幻文学粗糙地分为两类。一类是本格派的,会用许多大家易懂的科学知识所展开的科幻小说,读起来畅快、舒服、过瘾,读者还能通过一部小说理解了什么叫重力空间;另外一种是他(作者)把科幻当做创作题材,但其实还是想解决人的问题。这类作品或许是非常迥异于本格派科幻文学的作品。”

高翊峰直言,他对第二类科幻作品充满期待。“因为这一块作品其实还没有大爆发。这次的《幻舱》和《噬梦人》,刚好是我觉得台湾过去五年来,从严肃文学出发,但却以实验、科技、人工智能为素材的代表作品。台湾文坛并没有特别对《幻舱》《噬梦人》这类作品进行系统性的讨论。其实在本格派科幻之外,还有一群过去尝试纯文学写作的人用别样的视角接近科幻文学。”

“就如高翊峰所言,我们都是纯文学出身,在我看来科幻比较接近于一种题材。”伊格言说,如果是有艺术价值的科幻,它的未来应该是指向现在和过去的未来,不单纯是未来本身。

“比如最近流行的《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提到截至目前影响人类最大的三个制度——货币、国家和宗教都是虚构的。但是我们可以对人类这个物种巨观的演化进行推测:未来宗教或许会被科学取代,国家也会被货币慢慢弱化,最后最强大的会是货币。”

在伊格言看来,如果再从“谁掌握了过去就掌握了现在,谁掌握了现在就掌握了未来”这个出发,继续预测人类的文明走向,科幻就会变成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上一篇:今日谚语:绀屋の明後日 下一篇:关于秋分的谚语诗句大全 成为农事活动的重要依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