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骑士》是真正让赵婷在国际影坛崭露头角的惊艳之作。
被外媒赞誉为「一次从生活到艺术的非凡转换」。
两年多过去,烂番茄新鲜度依然坚挺在97%。
一向严格的metacritic, 也给了92的高分。

前年我们还专门写过这片→

赵婷的父亲赵玉吉先生给我们留了言
最新消息,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将会引进本片,也就是说,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在大银幕上欣赏到了。
一句话概括,想要了解赵婷的影像风格和内容表达,看《骑士》就行了。
影片讲了一个赛马手在意外受伤后,如何与自己和解的过程。
作为一部西部题材的电影,《骑士》的反套路给鱼叔留下了深刻印象。
它试图粉碎传统西部英雄主义的刻板印象,不刻意美化英雄,反而直白暴露他们的柔软脆弱。
受伤后的赛马手,得知自己不能再上马。
他不得不重新去审视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衡量与爱马的情感,思考接下来的生存方式。

鱼叔还记得有一幕,赛马手发现自己的爱马受伤,不能再去比赛。而按照当地习俗,如果马不能比赛,生命就要提前终止。
但他下不去手,只好拜托父亲帮忙。
结束这一切后,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马不能跑了要被杀掉,但我是人,我得活着。」

影片最后,没有落入重回赛场、皆大欢喜的俗套。
受伤后的赛马手,本打算赌上所有,继续参加比赛。
他知道,这是一次鸡蛋与石头的较量。
但最终在上场前,他看了眼一旁的家人,还是选择告别了赛场。
在鱼叔看来,这传递的恰巧是一种直面人生,坦然接受的勇气。
比心灵鸡汤更直接奏效。
同时,这也展现了赵婷创作的视角:看透人性、独立思考、不随大流。

赵婷的影像风格十分克制、冷静,没有夸张、多余的情绪表达,手法很是成熟。
多以自然光为主,拍出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细细描摹角色的内心变化。
有种宁静深远,但又不乏重量的质感。




赵婷的创作题材,总是关于少数族裔、家庭关系、人与自然。
略显沉重的主题,映射着她切入社会现实的洞察力。
拍《哥哥教我唱的歌》,关注美国印第安年轻人高自杀率的问题;
拍《骑士》,质疑西部牛仔是否都是纸壳式的英雄幻想;
拍《无依之地》,则是探讨房车族背井离乡的目的和代价。
虽然赵婷不曾拍摄亚裔故事,但她一次又一次把镜头对准美国的少数群体。
从这些不被人熟知的角落故事中,寻找一种人类共同的生命体验。

斩获金狮奖的《无依之地》,改编自杰西卡·布鲁德的小说《荒原:在21世纪的美国生存》。
讲述在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一位年过六旬的寡妇(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饰),被迫成为现代游牧民。
开着她的面包车,从亚马逊中西部的物流中心,一路经过了种植园、旅游景点、沙漠露营地、再到太平洋西北部。
过程中与不同地方的真实员工,一同出演了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