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萨科齐以外,德国总理默克尔和英国首相布朗也曾在对华政策中表现出摇摆不定的姿态。有评论指出,法、德、英的外交都带有“投机外交”的特点,主要原因在于这三个国家没有非常自信的国力,投机取巧便成理所当然。
二战后,随着国力日衰,法、德、英等欧洲传统强国的国际影响力也日渐式微。既然国力无法保证其获得更大的发言权,三国便只好运用“投机外交”这张牌,时不时地在中国的内政问题上“捅”一下,这样做,既可以转移国内民众对社会现状不满的压力,又可以在欧洲国家尊崇的“道德高地”上树立丰碑。(何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