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扶贫资料员毛敏:青春与扶贫同路(2)
分类:为人处事 热度:

谈到自己一年多的扶贫工作感受时,毛敏说了八个字“有所改变,有待提高”。改变在于自己对于为人处世和看事情的态度上有了转变,对于未来前进的方向有了清晰认识,需要提高的在于自己仍需要不断学习,努力向前。

毛敏在大学学习的是铁道运输管理专业。曾在广九客运段的某趟列车上实习,对从前校园里的她来说,是一件很新鲜的事情,“新鲜好玩,落到地上时感觉还在车上。”不过,现在的她被问到以后是否会从事相关行业时,则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之后没有打算继续跑高铁,因为在大环境下呆过,就不可能回到小环境了。小环境是一个车队、一个车厢的人,而大环境是扶贫过程里形形色色的人,因为已经经历过这种环境,所以不可能再回去了。”

于是,毛敏不满足于自己的大专学历,报名参加了深圳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自学考试。因为需要兼顾工作,她只能挤出上班前和下班后的时间进行复习。每天凌晨1点睡觉,5点起床,睡眠时间约4个小时。这样的生活从2019年11月持续到现在,已有8个月的时间。“不满足大专学历,一定要给自己压力。时时刻刻想着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自己理想的生活是能够自己掌控的,稳步向前,张弛有度,该紧时紧,该松就松。”

22岁的毛敏,跟普通的同龄女孩一样。她会谈论电视上的剧情和人物,吃饭时看到电视正在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她笑着说,“感觉喜羊羊变萌了!”我们工作间隙,她会一路小跑回办公室拿糖,把椰子糖一颗一颗地放在我们手心;紧张时也会无所适从,在等待拍摄时会东张西望,一会儿用右手拉左手拇指,一会儿抱紧右手左手做弹琴状,尴尬时会捂着脸哈哈笑;接受采访时会因为过度紧张而自己cue(提示)流程,“所以,就让我们来聊一下参加扶贫工作一年多来的感受吧……”。

22岁的毛敏,又跟普通的同龄女孩不一样。不同于同龄人的“想做什么就大胆做”,“成熟”是她的标签。大学刚毕业的毛敏充分考虑了将来的规划后决心投身乡村扶贫工作。毛敏坦言,参加扶贫工作这一年多来,自己学会了忍耐、学会了不在意无关紧要的东西。无辜被人指着鼻子骂长达五分钟时,她不放在心上,“他骂任他骂”;工作上遇到困难时,她不抱怨,“工作的事情过了就过了,吃一堑长一智”;参与扶贫工作一年多以来,让她成长了很多。

95后扶贫资料员毛敏:青春与扶贫同路

受访者与作者的合照

因为参与扶贫工作,毛敏在她的青春路途中见识了最底层、最艰苦的人生百态。遇见饱尝贫困之苦的村民,她努力地用细心和耐心帮助贫困户改善生活。扶贫工作是一个大机器,年轻人是其中的一个齿轮,齿轮之间环环相扣带动机器稳步向前。扶贫工作道阻且长,年轻人是扶贫工作生生不息的重要动力。

还有梅州市五华县棉洋镇绿水村扶贫队员洪富康、春阳镇老庙村金星辉,他们都是年轻的扶贫工作者。正是有了一个个“小敏”“小康”和“小辉”,我们才能看到一个个美丽乡村,一条条田间绿道,一张张快乐的笑脸。

8月2日,毛敏自考结束。当问及她的感想时,她说,“上午回来的,(然后就)马不停蹄的投入了工作当中。”

上一篇:想摆脱原生家庭的控制,除了恨你还可以这样做 下一篇:安小检的快板“防疫歌”来了~快转给你的小伙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