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人口的变迁与特征(2)
分类:为人处事 热度:

公元13世纪,元朝统一了西藏,西藏纳入祖国的版图,结束了西藏社会长达400年的分裂状态,西藏社会也进人了封建农奴制,同时产生了“政教合一”的萌芽,西藏比较稳定的社会一直保持到18世纪。西藏人口开始向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所特有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再生产状态恢复,这一时期,西藏人口有了较高速度的发展,年均人口增长率达0.082%。但在元朝统一西藏初期,西藏人口发展也仍是简单再生产状态。

据《汉藏史集》记载,元朝在西藏进行了人口调查。13世纪初,于1260年、1268年和1287年,先后三次派人在西藏的卫、藏地区进行户口清查,设立了“十三万户”。当时蒙古人的户口清查,实际上仅限于卫、藏地区,且不包括萨迩和不隶万户、千户的佰巴、单巴等贵族所属民户,也不包括喇嘛人数,至于西部的纳里速古鲁孙(即阿里地区)、南方的门域、珞域和东部的昌都地区,则不在清查范围之内。此次人口大清查是一次较全面的人口调查,其结果归纳如下:阿里三围(令阿里南部)基本民户0.34万户,计2.04万人;藏、乌思(一江两河中部流域)有基本民户3.76万户,计22.55万人,另全藏有僧人约7万人。(以上所得户数是“基本民户”,应指按清查标准折合成为6口之家,在另一些史料中也使用了“农牧两种民户”的称谓。)此外阿里地区北部、那曲地区西部自然条件极差,都是以牧业为主的地区,故考虑这里有2万人是可以接受的。藏、乌思地区按清查人数的比例分7万僧人中的6.42万人归人,应为28.97万人,实际人口数应略多于此数,但不会相差大多。对于那曲地区,门、路域地区,昌都地区的人口,考虑到昌都地区,那曲地区与外省区相连,除受战乱之苦外,在吐蕃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人口必然外流;那曲地区6世纪时人口约5万人,7世纪时人口15万人,估计13世纪时人口约10万人;门、路域地区是吐蕃的流放地,受战乱影响稍小,保持7世纪的人口数是可能的,约10万人;对于昌都地区,六、七世纪人口20万人,清朝时人口16.5万人,故13世纪元朝时估计不过10万人。综上,13世纪西藏人口略多于63.57万人。

由公元7世纪到13世纪,这一时期,西藏社会由奴隶制社会的建立,到奴隶制社会的灭亡,再进入封建农奴制社会阶段;其人口经历了大起大落,人口数由361万人降到64万人,减少82.27%,年均减少0.3%,这是西藏历史上人口继反常高速增长后又一次反常的锐减,这一现象同西藏历史上的特殊性是一致的。西藏的奴隶制社会的建立,是以掠夺奴隶成为其人口增长为特征,而自然增长是次要的;西藏奴隶制社会的灭亡又是以战争为主要原因,这一时期又遇到了自然灾害,社会大动荡、战争、灾害、瘟疫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性的结果,从而造成了人口锐减。同时,又因掠夺奴隶形成的人口过剩,其解决办法是采取外迁。所以人口外迁成为西藏人口大落的第二个原因。

元朝在西藏奠基的政教合一制度,经元、明到清朝更加完善,在五百年的过程中,由八思巴开创的萨迦政权,经帕莫主巴政权、藏巴政权、固始汉政权到达赖、班禅的格鲁派管理西藏的政教事务,这期间中国封建统治者虽经更叠,西藏政教代理者也经变换,但西藏“政教合一”制度一直在完善发展中,西藏的封建农奴制社会没有变。这个时期西藏人口呈现缓慢的增长趋势。18世纪西藏人口约94.47万人,与13世纪相比增加30.88万人,增长48.56%,年均增长0.08%。这时西藏喇嘛至少占总人口的33.48%,即1/3还要多。据魏源《圣武记⋅西藏后记》载,乾隆2年(1737年)理藩院造极西藏达赖、班禅所辖地区,共有喇嘛31.62万人以上,百姓有12.80万多户,合计约92.90万多人,加上阿里地区和马步兵立,西藏(不含今昌都地区)共有人口约109.30万多人;而据《修正民国元年内务部汇造宣统年间民政部调查户口统计表》载,此时西藏(卫、藏及阿里)总人口也只有116.00万人。经过170年的漫长岁月,西藏人口仅增长了9.7万人,年均增长速度几近为零。从18世纪到和平解放前年均人口增长率仅为0.049%;200多年的时间里,人口仅增加10万多人,增长11.15%,年均增长速度比前一个时期降低了将近一半;这个期间没有出现比前一时期严重的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但这个时期,在西藏人口构成中,格鲁派出家的喇嘛占西藏人口的1/3还多,而格鲁派的教规是喇嘛不得娶妻和从事生产劳动,这一方面加重了西藏劳动人民的经济负担,使人们更加贫困;另一方面直接降低了参与人类自身生产的人数;使死亡率有所提高,而出生率却出现了大幅度的不正常的下降,这就造成了死亡率比前一个时期有所提高,出生率比前一个时期有较大的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几乎降到了零。

上一篇:MIPS科技继续授权Broadcom使用完整MIPS内核 下一篇:刘昊然 乐华曾选中其做练习生 盘点乐华的那些练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