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理利用学校少年宫:“点心店”中,孩子们用各色彩泥和各种废纸制作桔红糕、麻糖、小蛋糕等常见民间小吃;“服装厂”中,孩子们利用白纸、颜料、尼龙草等材料通过印染、编织等手法做出的服饰非同一般。
2. 合理利用校园文化墙:让每一个墙壁都会说话,发挥正能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里生根开花,让孩子们在校园中耳濡目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中健康成长。
3. 合理利用学生在校时间:吃饭前、教学活动之间、上课前、离校前等小块时间也可以对孩子们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
(四) 家校合作形成合力
家庭是孩子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对他们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还必须有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这样才能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渗透到孩子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少年儿童的教育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多姿多彩的家庭生活,让孩子们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风采,使孩子们体验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既提高了孩子们文化的素质和动手能力,又让他们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既唤醒了孩子们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热爱,也激起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獻:
[1]朱国红.高中《文化生活》“我们的中华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2]潘小千.中华文化启蒙教育对小学生诚信品质形成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3]胡丽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常态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沈玉华,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华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