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庄子人生哲学与当代意义
分类:人生哲理 热度:

专家解读庄子人生哲学与当代意义

4月14日,“中华经典与职业伦理”系列讲座在深圳图书馆南书房举行。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同时,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二律背反的现象也日渐突出。如何由物质上的“富”转为精神上的“贵”便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4月14日,“中华经典与职业伦理”系列讲座在深圳图书馆南书房举行,特邀主讲嘉宾广州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徐平华,以解读道家经典《庄子》为切入点,为广大读者深度剖析了“‘齐物’与‘逍遥’———庄子人生哲学与当代意义”。

“齐物”与“逍遥”两个维度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曾言:“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大树的根在道家”。以生命的学问为基本特征的中华文化里,始终保持着对人的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对身心兼修的追求。这个根,同样也在道家。道家以尚自然、重人、贵生为基本旨要,对于人生哲学有着非常深入且精义的探讨与总结。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庄子虽生活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精神自由,其人生哲学也是道家生命精神的一个集中体现,对我国的隐土思想、自由人格、艺术精神产生着深远影响,对解决当下人们精神上的“贫乏”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据了解,庄子人生哲学中包括“齐物”与“逍遥”两个维度。一是要“齐物”,“齐”有破除、超越、转化的意思。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质同而形异,本没有小大、轻重、高下、尊卑等区别,无所谓齐与不齐。徐平华认为,人们在对外物进行分等级、立标签的同时,自己从而有了分别对待之心。“物”的范畴从身外之物延展开来,由此而生思想、观念等的分歧,这也是世间不和,沦于争执的一大根源。徐平华指出,每个人既是社会关系中的一环,也是属于自然界的一分子,需要明白的是,对万物的区分是相对的、暂时的,我们应消解自我,破除是非、打通彼此,站在“道”的高度去参照万物,观照万物。“如果一个人能做到‘齐物’,那么自我就消失了,对立就消失了,差别也就消失了。没有了分别之心,精神与万化的冥合中,关于生死、美丑等的争辩也就不存在了。”

召唤人们返归生命的本然状态

二是要“逍遥”,包括“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的游世意识,“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逍遥精神,“无待”、“无己”的人生境界。“逍遥”又写作“消摇”,“消”有消释、排遣的意思,“摇”有摆动的意思,从字义上看,逍遥是要通过消减、舍放一些东西,譬如人类所欲望的一切财富、权利、地位、名誉、身份等,来达到一种自由的境界。庄子通过大鹏的意象来表达逍遥,但大鹏要借助自身厚积之功(身体大),外部绝佳时机(风势大)才能飞起来,仍是有条件、有限制的、有待的逍遥。庄子认为,“无待”的逍遥才是最高的逍遥,并提出了“心斋”、“坐忘”等修养工夫,即内要消解物我彼此的界限,去除是非得失的计较;外要无所依傍,破除世间一切对心灵的羁绊,入于无待之境,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忘我境界,从而获得充分的、绝对的、自由的逍遥,在精神的境域中像蝴蝶一样任意翻飞。

徐平华指出,无论在什么时代,如果一个人完全为外物所奴役,以肉身的享受、财富的敛积、地位的攀升等为目标,就失去了人之为人的价值与意义。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自然主义的生活方式,召唤人们返归生命的本然状态,要人以彻底的、理性的自觉,去实现一种非物质的、非功利的人生追求,这其中有大量人格修养论与生命境界论的内容,是值得我们当代人反复咀嚼的。所以,要远离富而不贵的陷阱,避免“穷得只剩下钱”的窘迫,深受困扰的当代人可把古圣往贤“无用之大用”的人生智慧,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工作当中去,促使由“富”到“贵”的转变,不但物质上富起来,精神上也贵起来,实现心灵的超越、精神的自由,逍遥游于世间。

本次讲座由深圳图书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商务印书馆深圳分馆主办,深圳市云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为深圳市文化事业建设费及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本版采写:福田通记者 张馨怡

上一篇:经济适用男的人生哲学 下一篇:“花园实验室”里的人生哲学:还花草于自由,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