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引用的名句(2)
分类:名言警句 热度:

出自魯迅雜文集《熱風》中的《隨感錄六十六》。這篇文章最初發表於1919年11月1日《新青年》第六卷第六號,署名唐俟。《熱風》編集成冊時,魯迅對當時的社會現狀感到“寒冽”,所以以“熱風”命名。反映了他主張深刻批判社會,促醒人們去改革社會的強烈願望。

習近平在講話中引用此句,強調了“路”的意象,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引領時代發展的康庄大道,必須毫不動搖走下去。

幾千年前,中華民族的先民們就秉持“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精神,開啟了締造中華文明的偉大實踐。

解讀: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一句,出自《詩經?大雅?文王》,意思是周朝雖然是舊的邦國,但其使命在革新。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新”是一個重要的哲學命題。《禮記·大學》中就提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無論是個人、社會,還是國家,都需要在時間的洪流中不斷適應形勢,日新其德。所以,變革從來不是中國文化所抗拒的。

習近平在講話中引用這句話,是在闡述“以數千年大歷史觀之,變革和開放總體上是中國的歷史常態。中華民族以改革開放的姿態繼續走向未來,有著深遠的歷史淵源、深厚的文化根基”。中國是一個文化綿延千年不斷的古老國家,但同時,我們又在不斷追尋文明的進步,不斷尋求變革的機遇,努力讓古老煥發新彩。

自古以來,中國大地上發生了無數變法變革圖強運動,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等豪邁宣言。

解讀: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出自《史記·商君列傳》。商鞅想要在秦國進行變法,面對許多秦國舊貴族的反對,商鞅說:“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意思是說治國並非隻有一條道路,隻要有利於國家,就不一定非要拘泥於古法舊制。后來,商鞅在秦國進行了強有力的改革,使得秦國成為了戰國末期最強大的諸侯國。除了商鞅變法,中國歷史上的著名的變法變革圖強運動還有很多。這些變法和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回應了當時的時代呼聲,給中國歷史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協和萬邦”的寬廣胸懷,自信而又大度地開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經譜寫了萬裡駝鈴萬裡波的浩浩絲路長歌,也曾經創造了萬國衣冠會長安的盛唐氣象。

解讀:

“天下大同”是中國古代儒家提出的一種政治理想。《禮記·禮運》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在中國人的政治理想中,個體家庭的“小我”和社會政治生活的“大我”是價值相通的,“小我”需要在“大我”中得到最終的價值實現,最終形成社會的和諧。

“協和萬邦”出自《尚書?堯典》,原句說:“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意思是首先把自己的宗族治理好,繼而把自己的國治理好,進而使各國團結起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崇尚和平,“協和萬邦”的精神傳統除了和平,還有團結協作,這是流淌在中華文化中的一種自信。

正是這種“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變革和開放精神,使中華文明成為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綿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斷的燦爛文明。

解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兩句出自《周易》。意思是君子應當如天一般自強努力,無有止息﹔君子應當如地一般寬厚仁德,承載萬物。中國古人善於從天地自然的規律中悟出道理,並以此勉勵世人。

習近平在講話中引用這兩句,強調的是中華文化有鼓勵人們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傳統。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精神,中華文明才能代代流傳、綿延不息。而今,走進新時代的中國人仍然需要保持這樣的昂揚的斗志,繼續奮勇向前。

上一篇:习近平引用的名句 下一篇:2019宁夏公务员面试技巧:名言警句题作答思路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