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辣椒”格言蒙生出培养孩子逆向思维
分类:名言警句 热度:

  本文原载于《红墙童话:我家住在中南海》,王凡 东平 著,作家出版社出版

  新中国刚成立时,实行的还是供给制,除了个别人外,几乎所有高级首长家里都还没有厨师,不自己开伙。大人、孩子都在食堂吃饭,分大、中、小灶。只是有的人家习惯让服务员或警卫员把饭打回家吃;有的人家习惯在食堂吃。

  多数孩子喜欢热闹,所以多在食堂吃饭。和林伯渠、伍云甫家在同一个小灶吃饭的,还有朱德朱老总家。伍绍祖回忆说:“当年在小灶吃饭,印象特别深的是凭券就餐,每人一券  。一张餐券有烟盒大小。吃了一段时间后,朱老总就向食堂的管理人员提意见,说餐券没有必要搞那么大,一半都用不了,有四分之一大就足够了。刚刚取得政权,国家底子很薄,能节省的就应该尽量节省。”

  朱德提出意见后,隔了一段没见变化,就又向食堂的人员说道此事。堂堂的全军总司令,指挥千军万马作战的,怎么还对这些小事那么认真?小灶的餐券才有多少人用?一年又能用多少?就算节省四分之三,又能省出多少呢?许多年后,伍绍祖才体会到,问题不在于节省出多少纸张,这里面反映出一种品质,一种精神。

  中灶、大灶是在一起的,就在从静谷通往春耦斋的拐弯处,人们习惯称西大灶。后来西大灶搬到了怀仁堂的东边。中灶、大灶吃饭都用同一个餐厅,区别只在于伙食标准不同。供给制时的饭票都是按小米计算的,菜的价格就分为四两、八两、十二两、一斤。吃大灶的平均水准是四两的菜;鱼或肉比较多的菜,就要十二两或一斤的饭票,这是中灶的水准。

  常在中灶、大灶吃饭的人很多,但还能给孩子们留下记忆的,就属田家英了。囚童回中南海时,就在这里吃饭,常常和田家英坐同一张饭桌。这大概和他的母亲和田家英在同一单位有关。

  做了毛泽东秘书的田家英,吃饭时爱说话。工作时间思考了什么,在饭桌上还继续什么话题。若思考了什么理论问题,吃饭时还会和同桌人辩论不休。因为和田家英坐同一张桌子,囚童几次听到他和毛泽东长子毛岸英的交谈,他和毛泽东的其他孩子一样,回中南海就到大灶吃饭。

  毛岸英和田家英是老相识,1946年,他从苏联回到延安,毛泽东对他说:“你洋大学毕业了,还要上一上中国的劳动大学。”毛岸英在中国农村的“劳动大学”锻炼了近一年后,被分配到中共中央宣传部。当时也在宣传部的田家英,因刻苦自学,文史造诣见长于同龄人。经人推荐,毛泽东邀他做长子的语文老师。

  田家英和毛岸英碰到一起,简直无话不谈,甚至开一些很调皮的玩笑。一次,田家英问毛岸英:“外国人头发是黄颜色的,那他们身体其他部位的毛是不是黄色的?”向毛岸英做如是问,是因为他在国外生活过,问罢田家英哈哈大笑,显然纯粹是为了寻开心。当时,田家英也不过是20多岁的青年,他会和普通人一样,在工作之余寻开心找点乐子。

  星期天回到家里的张纪宇,还记得跟着母亲和毛泽东在一起吃过饭。给毛泽东当保健大夫的王鹤滨,也曾多次奉命陪毛泽东吃饭,他的儿子王子冀也“沾过光”。

  王子冀还在上幼儿园时的一天,毛泽东又邀王鹤滨进餐,王鹤滨就带着儿子一起去了。毛泽东见了孩子,先打趣起孩子的爸爸:“王医生,很好嘛,你也当起妈妈来啦,身兼二职哟!”

  然后,毛泽东把脸转向孩子:“小娃娃,几岁啦?”王子冀怯生生地伸出四个手指头。“你妈妈呢?”“妈妈上学去了。”王子冀开了口。“想妈妈吗?”毛泽东一边问话,一边给孩子搛菜。“想,想妈妈。”王子冀已经消逝了陌生。

  当毛泽东发现王子冀的眼睛总是瞟向那一小碟鲜亮的、红绿相间的炒辣椒时,来了兴趣:“啊,小家伙,你想吃炒辣子啦?这东西可好吃啦。”说着,就搛起一截红色的辣椒,在孩子的眼前晃了晃。

  王子冀刚要把嘴凑上去吃,被父亲拉开了:“主席,不要给他吃!”他觉得这辣椒大人都会辣出汗,孩子哪受得了,被辣得哇哇一闹,这顿饭就搅了。毛泽东见王鹤滨阻拦,就把辣椒放进自己嘴里,还装出很好吃的样子,王子冀口水都快给逗下来了。

  于是,毛泽东又搛了一截辣椒,送到孩子面前:“吃吧,可好吃啦,不要听爸爸的。”王鹤滨再次阻拦了毛泽东。王子冀很奇怪:伯伯说好吃,又那么好看的东西,爸爸为什么就是不让吃?

  辣椒还是让毛泽东自己吃了,但他带着批评的口吻说:“你让他吃嘛。怕什么?让他上上当。不要把孩子教育成那样,使他以为大人都是好人,大人也有坏人嘛!”

  关于吃辣椒,许多人都喜欢重复那段“革命性”的格言,甚至用辣椒和绍兴老酒,来比喻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性情。然而在孩子面前,辣椒,使毛泽东想到了培养孩子逆向思维的意识,以及认知世界的复杂性的问题。辣椒,真让毛泽东吃出了味道。

上一篇:毛泽东的“辣椒”格言 下一篇:“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成了历史上的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