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常来蹭热点!中国在这一领域已经彻底征服
分类:名言警句 热度: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陈圣源  温燕  环球时报记者  邢晓婧 丁雨晴】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女儿伊万卡,前不久因引用“中国谚语”发推文而迅速在中外媒体上刷屏。伊万卡引用的“中国谚语”让人一头雾水,多方考证发现它其实产自美国。在国际政坛,引用中国谚语、成语的人很多,年初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演讲时就引用了名言“风向转变时,有人筑墙,有人造风车”,但这条“中国谚语”的具体出处无法确定。真假不论,这些名人将中国谚语在西方文化中的存在再一次带到公众视野面前。这是中国谚语的国际范儿。而在美国,这个现象更突出,很多美国人引用谚语时,甚至在不知道出处的情况下,将其归于中国智者。

  活学活用——还是美国总统们说得好

  今年5月的一天,在华盛顿知名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环球时报》记者参加了一场有关美日关系的论坛。论坛由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迈克尔·格林主持,而来访者为日本三届防务相代表团。格林是美国著名的“知日派”,不仅日语流利且和数任日本防务相熟稔。他们的对话中不时夹杂着日语,突然格林用英语说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一下子让气氛活跃起来,与会者无不觉得这句孔子的名言运用得着实贴切。

  无论是格林巧用中国名言,还是伊万卡错认中国谚语,都显示中国名言警句在美国人当中颇受青睐。就在此次伊万卡发推引发热议后,有美国媒体翻旧账称,2013年伊万卡就曾引用过“假中国谚语”,当时她发推称,孔子说:“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工作,这样你就一辈子就不用被迫工作了。”“这种‘成见’在美国人中很普遍,他们往往误将精辟言论归功于中国智者,可能这样会给此类言论增添些许智慧光环”,《纽约时报》写道。

  说起假谚语,上世纪20年代,美国人弗雷德·巴纳德“制造”了一句“名言”——“a picture worth a thousand words”(一张画值千言万语),他将其称为“中国谚语”,“这样人们就会信以为真”。果然,后来很多文章引用这条话,但其中文出处成了一桩“悬案”。

  假的有,真的更多。2015年6月26日,美国大法官放行同性婚姻,引用了孔子的观点:“孔子教导说,婚姻是政体之本。”这句话出自儒家经典《礼记》的英译本,原文是“礼,其政之本与”。

  其实,在引用中国经典上,表现最突出的是美国的总统们。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进行“破冰之旅”,曾在发表祝酒词时说:“(毛)主席写过: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1984年,美国时任总统里根访华,引用了中国唐朝诗人的名句:“很多个世纪之前,一位名叫王勃的中国诗人写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讲中美合作时,里根用了《易经》中的“二人齐心,其利断金”。与中国有颇深渊源的美国总统老布什,1989年访华时大秀自己的中国知识,他不仅引用“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样的谚语,还拿出了李白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

  如果说这三位共和党总统引用的古诗词较多,克林顿和奥巴马这两位民主党总统则偏向中国古籍中的名句。1998年克林顿访华,在西安发表演讲:“让我们给中国古书《礼记》中的名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赋予新的意义。”2009年,奥巴马在上海发表演讲,借用了《论语》中的名句“温故而知新”。

  传播之路——从中餐馆到功夫电影

  “孔夫子说”“中国的古老谚语说”……在美国各种报纸期刊的文章中,这样的“标签”频繁登场。《环球时报》记者查阅发现,美国《福布斯》杂志在报道中国富豪发家经历时使用“祸福相倚”,在分析中国地方城市采取措施刺激楼市时引用“山高皇帝远”这句古话。《美国思想者》一篇题为“美国面对中国的核军事难题”的文章,副题为:“中国谚语:以攻代守。”

  2014年,美国时任国务卿克里访华,与中国签署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纽约时报》的报道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谚语,来形容中美在气候问题上取得的进展。其英文“a journey of a thousand miles begins with a single step”,在各类报道中被经常引用。在谷歌新闻的搜索中,共有12.8万篇文章引用这句话。

  2016年,两位俄罗斯学者对中国谚语在美国文化中的流行进行了系统研究。他们在论文中称,无论是否涉及中国,在美国媒体中,中国谚语的使用越来越常见。除了来自老子《道德经》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文章列出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等例子。

上一篇:建行城西支行完成廉政警句格言征集活动 下一篇:中电文化:《电力安全格言警句》正式出版发行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