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引用的古典名句·为学篇(2)
分类:名言警句 热度:

荀子在这段话里提到了三种人,“君子”、“学者”和“仕者”。古人讲“学而优则仕”,学者是很可能转化为仕者的,但是无论学者还是仕者,要达到君子的境界,并不容易。荀子认为,君子出来做官,应该让君王的声誉更好,同时也减少治下百姓的民生愁苦。如果做不到这点,还占据官位,那就是欺骗;没有做官的能力还享受丰厚的俸禄,无异于盗窃。因此,官员应该提高学习能力,为国家、百姓做实事,真正做到“不负所学”。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4日)

典出: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释义:不学习就难以增长才干,不立志就难以学有所成。

诸葛亮告诫自己孩子的这封信里,留下了许多名句。纵观全篇,可见他着重强调“静”字。只有内心宁静,才能养成定力,有了定力,才能明确志向,安心学习,增长才干。在现代社会,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也在不其然间助长了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就更需要淡泊名利,涵养心性。以浮躁的心态来为人处世,终将会一事无成。

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

——习近平《之江新语·要善于学典型》

典出:汉·刘向《说苑·建本》

原文:子思曰: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吾尝幽处而深思,不若学之速;吾尝跂而望,不若登高之博见。故顺风而呼,声不加疾而闻者众;登丘而招,臂不加长而见者远。故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

释义:要想增加才干,就要学习;要使刀刃锋利,就得勤加磨砺。

《说苑》的这个小故事里,子思讲了一个道理:要想增长本领,必须找对方法,方法找对,事半功倍。与其“宅”在家里空想(解决办法),不如向人学习来得迅速;与其惦起脚来张望,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远。要解决“本领不够”的问题,有很多办法,其中,向典型学习就是一种好办法,学习典型也是增长本领的“磨刀石”。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6月28日)

典出:汉·刘向《说苑·政理》

原文: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释义: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事情,没有亲眼所见的可靠;亲眼所见,又不如亲自尝试去做。

无论为学还是为政,实践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探索,才能发现真问题,也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官为政更是如此,仅仅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看文件,是不可靠的,拍脑袋做决定,更是会贻误大事的。为政者要真正了解社情民意,必须深入到基层,亲自到社区村庄和群众交流交心,只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才能做出切实可行的决策方案。

学而不化,非学也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8月19日)

典出:宋·杨万里《庸言》

原文:同引用

释义:学习却不能够融会贯通,不是有意义的学习。

对一般人来说,学习的目的是要致用,特别对领导干部来说,学习是为了提高认识水平,增强治理能力。因此,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融会贯通的过程,学习却不懂得灵活运用,就容易掉进本本主义的坑里。中国传统、别国经验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借鉴的资源,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根据我们自己的现实国情,加以消化、取舍、扬弃、运用,否则,难免会犯“食古不化”、“师洋不化”的毛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习近平在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2013年3月22日)

典出: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原文:“画家六法,一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

释义:多阅读(以增长才学),多游历(以增加见识)。

上一篇:习近平反腐论述里引用的古典名句:规矩篇 下一篇:习近平十大反腐警句: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