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析网络假名言泛滥:假借名人发声冀求认同(2)
分类:名人名言 热度:

  转发即认同对于传播、引用者而言,出于对名人名言的信赖和崇拜,往往在引用和传播时不假思索。除此之外,名人假语录之所以泛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假语录迎合了大众的心理,或者说引发公众对某种现象或者某个事件的共鸣。

  正因如此,即便有些人对这些假语录的真实性有所怀疑,甚至根本不信,但出于某种认同的心理,仍将鼠标轻轻一点,就此转发。他们在转发的同时,并不在乎所谓名言的真假,他们在乎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

  4月14日,新华社刊发文章表示,网民傍名人名句被当做真理误传,往往与一些新闻热点事件以及舆论普遍关注的事件有关,而这又正好戳中了人们的某种情绪。

  2012年,微博上流传这样一句话,“汶川地震中石油、中石化捐了一千万,日本地震捐款2亿,而让国内民众却在用世界上几乎最低的工资加着世界上最昂贵的汽油。”这则白岩松“语录”流传甚广,白岩松不得不出来自证清白,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从未发表过此言论,对微博所描述信息并不知情。

  这并不是白岩松第一次被冤枉,就在文章开头的“底线论”流传时,其好友,央视体育频道足球评论员段暄发微博说,正在和白岩松吃饭,我把这段名言念给他后问:“你知道这段名言谁说的?”老白一脸茫然摇摇头,我告诉他:白岩松。

  今年1月5日,一则署名柴静,质问“破坏文化者”“你们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这么恨这个国家?”的语录在网络引发共鸣,甚至有高校教授在微博中加以转发,柴静最终也不得不出面辟谣。

  虽然这些语录是假的,但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公众对油价等社会现象的情绪,迎合了公众的情绪,戳中了现实的软肋,这就导致不少人即便不信也会广泛传播。

  期待“好声音”假语录似乎成了一种特殊的谣言,但假的毕竟是假的,将这些语录强加于某位公众人物头上,显然是一种侵权行为,对于这些名人来说,也将带来未可预知的影响。

  段暄就曾替好友白岩松打抱不平,斥责某些编造白岩松语录的人“用心险恶”。其时,一则白岩松抨击央视未报道美国“9·11”事件的言论正在网上热传。段暄证实,这不过是一个“赤裸裸的谣言”。但不可否认的是,公众之所以喜欢、转发这些假语录,其潜意识中也包含着对这些公众人物的某种期望。

  以微博上被冠以“四大鸡汤盆”之称的白岩松、崔永元、柴静、张泉灵为例,他们四人皆为央视著名主持人,其身份决定了他们的发言带有某种权威的半官方性质,这种半官方性质又决定了事件存在解决的可能。既然他们都已经发声,那么公众人物就会想,转发也是一种支持,我们赞同他们的观点。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一观点近年来颇为流行。在公众的眼中,这些公众人物的能力和影响力显然大于普通人,那么他们就有责任和义务针对“不平事”发声。现实中的一些事件也证明,一些颇受关注的公共事件通常也是在某位公众人物的发声引领下才得以推动或者解决。

  换言之,这些对社会事件点评的假语录中,隐含着公众对社会“好声音”的迫切期待,也在侧面反映出当下的某些弊端和不足。(记者 高家涛)

上一篇:“你还不来,我怎敢老去”伪名言“新文艺腔” 下一篇:[周总理名人语录]周恩来名言摘抄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