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与谚语典故
分类:名人名言 热度:

马的故事

马的故事

  中华文明与马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出现了伯乐、九方皋等以相马为专职的大师和田忌赛马的故事;马球曾是唐朝盛极一时的体育运动;“马踏飞燕”、唐太宗“昭陵六骏”、秦始皇陵兵马俑等无不体现了马在中国历史文明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从流传下来的典故谚语中,我们还能看到诸多“马”的身影。

  1、老马识途

  典出《韩非子·说林上》,据说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齐桓公和丞相管仲讨伐孤竹国,被敌军骗到了沙漠地带。眼看天色渐晚,但见白茫茫一片平沙,黑暗暗千重惨雾,冷凄凄数群啼鬼,乱飒飒几阵悲风。管仲说:“久闻北方有旱海,是极厉害之处,就是此地,不可前行。”急教传令收军,带来火种,遇风即灭,吹之不燃。随行军士,各各敲金击鼓,一来以屏阴气,二来使各队闻声来集。管仲见山谷险恶,急教寻路出去,却东冲西撞,盘盘曲曲,全无出路。管仲说:“我知道老马识途,老马多从漠北而来,可择老马数头,观其所往而随之。”桓公依其言,取老马数匹,纵之先行,终出谷口。后人以此为题材作有一诗:“蚁能知水马知途,异类能将危困扶;堪笑浅夫多自用,谁能舍己听忠谟。”现在人们常用“老马识途”比喻富于经验的人在工作中起引导作用。

马与谚语典故

  2、塞翁失马

  典出 《淮南子·人间训》,说是从前有位老人住在与胡人相邻的边塞地区,来来往往的过客都尊称他为“塞翁”。有一天,塞翁家的马在放牧时走失了。邻居们为此纷纷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却劝慰大伙儿:“丢了马,当然是件坏事,但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果然,没过几个月,那匹迷途的老马又从塞外跑了回来,并且还带回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于是,邻居们又一齐来向塞翁贺喜,而塞翁却忧心忡忡地说:“唉,谁知道这件事会不会给我带来灾祸呢?”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他的儿子就天天骑马兜风,乐此不疲。终于有一天不小心从飞驰的马背上掉了下来,摔伤了一条腿,造成了终生残疾。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赶紧前来慰问,而塞翁却还是那句老话:“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又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中原,边塞形势骤然吃紧,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去当了兵,结果十有八九在战场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是个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们父子得以避免了这场生离死别的灾难。这个故事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渐渐地浓缩成了一句成语:“塞翁失马,焉知祸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马与谚语典故

  3、秦琼卖马

  典出《隋唐演义》,说是秦琼在潞州落了难,穷得连饭钱也付不出,先是典押了随身的兵器金双锏,后来逼得连自己的坐骑黄骠马也卖了。可是人在倒霉的时候,样样不遂心,连马也没人要。幸而遇见了一位卖柴的老者,动了同情心,指引秦叔宝说:“这西门15里外,有个二贤庄,庄上主人姓单号雄信,排行第二,人称为二员外,要买好马送朋友。”秦琼久闻潞州单雄信的大名,就由这位老者介绍到二贤庄,与单二员外见面。秦琼羞于说出真名实姓,只称姓王,拿了马价而去,后来单雄信从别人口中,获知卖马的人,就是山东济南府的秦琼,便立刻追赶,捧着秦琼的脸说:“叔宝哥哥,你端的想杀了单通也。”如今人们以“秦琼卖马”来形容英雄遇到了困境。

马与谚语典故

  4、秣马厉兵

  典出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说是春秋时期,秦国派杞子、逢孙、杨孙三人领军驻守郑国,美其名曰 “帮郑国守卫国都”。公元前628年,杞子秘密报告秦穆公,说他已掌握了郑国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秦国进攻郑国,他将协作内应。秦穆公觉得机不可失,便不听大夫蹇叔的劝阻,立即派孟明为大将率兵进攻郑国。秦军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离郑国不远的淆国,刚好被郑国在这里做生意的商人弦高碰到。弦高一面派人向郑穆公报告,一面到秦军中谎称自己是郑国的使臣,奉郑穆公之命送上一批牲畜以慰问秦军。弦高的这一举动,引起了袭郑秦军的怀疑,使秦国怀疑郑国已做好了准备,所以进军犹豫不决。郑穆公接到了弦高的报告后,急忙派人到都城的北门查看,果然见杞子的军队“束载、厉兵、秣马”,完全处于一种作为内应的作战状态。对此,郑穆公派皇子对杞子说:“很抱歉,恕未能好好款待各位,你们的孟明就要来了,你们跟他走吧!”杞子等人见事情已经败露,便分别逃往齐国和宋国去了。孟明得知此消息后,也怏怏地下令撤军。如今,“秣马厉兵”指做好一切战斗准备。

  5、拍马屁

上一篇:蘭州市2017年度環境空氣質量數據發布 下一篇:苍南新闻网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