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家庭成员提升生态文明素养。动员广大家庭成员通过多种渠道,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了解生态文明相关法律法规,掌握家庭绿色环保知识和方法,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和环境科学素养,自觉树立绿色价值观念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遵守和践行《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争做绿色生活的倡导者、参与者和践行者。
��引导家庭节约资源。鼓励家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清洁能源,节约用电、用水、用纸等,不浪费粮食。提升旧衣物、旧玩具等物品的重复使用率,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
��引导家庭绿色消费。鼓励家庭优先购买和使用节能电器、节水器具等获得节能、节水产品或绿色产品认证,并依法加贴能效、水效标识或绿色标识的产品。不用或少用塑料袋、塑料餐具等一次性用品,减量包装,适度消费,减少清洁洗涤用品使用量,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不购买、食用、使用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制作的食品和产品,在日常消费中崇尚绿色健康,保护自然生态。
��引导家庭绿色出行。鼓励家庭成员在出行时优先选择步行、骑车、公共交通、共享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购车时优先考虑新能源汽车或小排量型汽车,做到节约能源、提高效能、减少污染。


组织实施
一、面向家庭开展绿色生活宣传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营造倡导绿色生活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家庭成员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依托媒体开展绿色生活宣传。充分运用融媒体平台,通过开设家庭绿色环保专题专栏、刊播公益广告、制作专题片、微视频等多种形式,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传播生态环保知识,宣传绿色家庭典型,使生态文明理念扎根家庭,推进创建活动深入基层。
��依托社区开展绿色生活宣传。依托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等,通过制作展板、发放家庭绿色环保指导手册、播放宣传片、举办科普讲座等方式,面向广大家庭大力宣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环保理念,宣传绿色环保知识,宣传绿色家庭创建的重要意义,引导更多的家庭学习身边典型、争创绿色家庭。
二、面向家庭开展绿色生活主题实践活动
��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以“清洁、绿色、健康、文明”为目标,认真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巾帼家美积分超市”为依托,动员广大妇女积极参与“清洁卫生我先行、绿色生活我主导”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美丽庭院”建设活动,引导家庭从改变生活和卫生习惯入手,自觉整治房前屋后,全面净化绿化美化庭院,广泛参与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及厕所革命等,家家争创“美丽庭院”。
��开展“绿色生活·最美家庭”主题实践活动。结合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组织开展突出生态文明共建。寻找“绿色生活·最美家庭”主题实践活动,注重选出一批践行生态环保、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绿色家庭典型,并通过巡讲、故事会等方式,讲好家庭故事,广泛传播家庭典型事迹和环保经验,引导更多的家庭践行绿色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