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认为很矛盾一件事就是:为何那么容易的事情中国人不去做还好意思总是说自己苦?诸如学英语,掌握两个专业,一用于个人兴趣,第二个用于挣钱养家——你不去做这些基本的如刷牙洗脸一样的事情,那么多空虚的时间都用于白日梦难道不厌烦吗?在我看,啥都不学不会就是自甘混过一生,爱谁谁,何苦之有?
2、有几种基本技能我认为是现代人的常识,相当于过去的如何刷牙、系鞋带、游泳之类事情:第一是现代医学知识。第二是政治、经济学。第三是编程。事实上,你的生活中不可能绕过这些知识,与其听浪费时间听那些农民胡扯,不如自己集中花时间去把握关键信息。这样你才有能力关注基础学科的进展。
3、当我们为某事尽了全力时,我们这才感到,这件事本身并没有我们的竭尽全力更有价值。
4、中国最美的校园之一,厦门大学,缺乏运动设施,学生宿舍脏乱差,以往四人住一间阴暗小屋,冬冷夏热,不堪居住,大一大二的新校址被建在一个岛上,地大了,运动场也有了,却没有配套,学生们犹如被放逐,校门儿口是不卫生食品摊贩,若是再对比普大与厦大的教室及图书馆,只会令人徒生悲愤及痛苦之情。
5、这种中国式聪明还导致另一个效果,那就是在中国,你可以把事情做得像屎一样,与此同时,你却能做成一个好人,做人策略在中国是如此有用,以至于耳濡目染,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成了好人,中国当然是一个“好人国”,所以中国不存在罪恶,中国人当然也成为世界宽容第一的国度,因为对好人只能宽容。
6、越来越觉得阅读是一件极奢侈的事情,它的本质是用脑力换脑力,只有同等的意识活跃度与同等的信息量才能达成阅读过程,阅读很接近创造性活动,阅读活动是单独进行、无法分享的,而且要耗掉大量的机会成本,世界上没有人什么比爱阅读的人更自私更骄傲更势利,他只听聪明人说话。
7、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碰到很多好事儿,也碰到很多坏事儿,今天以前,它们都过去了,明天,他们还会和我们迎头相撞,我们的态度是,我们谁也不怵坏事儿!为什么每一件好事儿后边总跟着一件坏事儿?那也比什么都没发生强!
8、再说一遍,至少存在两个中国,第一个中国是手握3万亿美国债务的中国,在那里,你可以过上美国富豪也过不上的生活,除佣人外,你可以有部下可以差遣,第二个中国是叫人奋斗一生却连房子都买不起的中国,是缺乏人权、医疗、教育保障的中国,那是无奈的中国,叫人灰心,却是多数人居住的中国。
9、现实中,我们可观察到,爱恋爱的人,多半是一些无正经事儿可做的人,无聊之余,便与异性一起在混时光,问题出在其中总要有一人付账,而那一个不付的人,想把这件事继续下去,但付账的人因要忙着挣钱去付账,所以最终总会离去——他们最终会尽力保住自己的生活趣味或习惯。
10、第一件事,你要令自己变强人,接你要去找一起合作的强人,以补上你不能做的弱项。这就是创业之始,一群弱者合作只能是浪费时间,叫彼此更颓废,根本没有见山穿山,见水搭桥的那一种合作与开心。这件事极端吸引人。
11、我个人的体验是,当你年轻还穷,却连拿下二万英语词汇的信心也没有时,那么美国真就不是你的菜,很多中国人以为没本事的中国贪官及家属在美国能过得很好,其实在他们连生活英语都学不会的时候,在美国生活就是像软禁一样,没什么意思现在你很明白了,在美国活得有滋有味儿的人,学习能力都很强。
12、我三十一岁,我读书,我睡眠,我写作,我厌倦,我坐立不安,我四下走动,我探头探脑,我漫不经心,我无聊至极,我孤独寂寞,我单调乏味,我不值一提,我的生活支离破碎。
13、很多中国人对于爱国的态度如同对于经文的态度,不是理解,而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反复叨念,只是认为自己懂得那经文,甚至连常识也弃之不用,中国就被这些嘴上的爱国者搞得一塌糊涂,毫无进展,他们不是爱国,而是爱自己的想法,他们还能把自己的想法与自己的尊严扯上关系,叫人哭笑不得。
14、在中国,老有一些人说自己站在弱者穷人一边儿,实际上多半说站在穷人式的傲慢一边儿。穷人没有帮助别人的能力,穷人也必须为自己被损害而负起一半责任,因没有人可以长久地损害一个有学习能力的人。一个人,当他对“接受帮助感到不好意思”那一刻来临时,他便不再会是一个穷人,因他会为自己想办法。
15、当你在做暂时叫你力所不能及的工作时,比如弄清数学问题,创作出令你得到高收入的产品之类的事情时,你必然会坠入极不适的状态,依靠时间与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都不是真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你正在做的事情本质是在冒险,你在超越自我,你在做相对你而言很困难的事情,惟一的解决方案就是习惯那种痛苦。
16、而一旦花去两三年学成了英语,来到美国,你的学习能力就用上了,因美国所有的东西全是现学现用的,你不可能预先学好,只能是现学现用到了美国才知你要面对的世界有多么大,你得很有耐心才行,不过你也有一种从容,比如你真的可一样样把你想做的事情全部做完,你可定二十年计划一步步来。